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6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28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38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48

一、简答题

1. 简述测量的四个层次及其数学特征。

【答案】从测量值的定量化程度来看,可以将变量划分为四个层次水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对应于这四类变量,有四个层次的测量尺度: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其含义及数学特征表现为:

(1)定类测量,又称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与不等于(或者属于与不属于)。

(2)定序测量,又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其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它的数学特征是大十或小十(>或者<)。

(3)定距测量,又称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定距测量的结果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或者-)。

(4)定比测量,又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有实际意义的零点)。所以,它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2. 社会互动的类型。

【答案】社会互动的类型主要包括:

(1)一人互动、二人互动与多人互动(根据参与人数划分)

①二人互动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

②当三人组中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由于相互关系的不同,第三者可能扮演多种不同角色,主要有:

a. 中间人,以局外者的身份、公平和客观的态度来调解双方的冲突;

b. 二仲裁人,冲突双方都认可、能以公平的态度做出解决冲突的最后决定;

c. 从中渔利者,利用两人实际的或潜在的冲突来获取个人利益的人;

d. 分裂者和征服者,故意挑起和助长两人之间的冲突以便从中获利。

③在多人关系中,会形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互动形式更为复杂。在大型群体中,个人面对的不仅仅是其他个人,而是似乎超越了个别成员之上的客观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往往会形成明确的分工和严密的组织规范来制约人们的互动。

(2)人际互动与群体互动(根据社会互动的主体类型划分)

①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过程。

②群体互动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群体成员不是以个人身份出现,而是作为群体的代表出现,其行为方式也较为正式。

(3)熟悉情境互动、工作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根据互动的目的划分)

①熟悉情境互动,是指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情境,交往双方没有特定的日的,较为随意,没有必要严格遵守规则或社交礼貌。

②社交情境互动,是在社交场合中发生的,人们往往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的日的。其互动过程也有一定的情感投入,有助于促进关系的发展。

③工作情境互动,是人们在工作场合和工作时所进行的互动过程。此情境中人们的行为往往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在其所属职位上代表了其所承担的角色或所属的群体。

(4)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①情感性互动,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

②工具性互动,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互动,互动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互动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

③混合性互动,介于情感性互动与工具性互动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它既有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

(5)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根据社会互动主体间的利益、权力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①交换

交换是指个人或群体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而发生的社会互动行为,交换遵循互惠原则,有助于通过创造持续的相互间的义务来维持交换的平等。

②合作

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主体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互动形式。合作性互动也是群体和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一般说来,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a. 合作各方有某种共同目标,否则就无合作的必要; b. 对于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 c. 合作各方的行动相互配合; d. 合作各方要讲信用。

③竞争

竞争是不同的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日标的过程。在现代观念中,竞争不一定是零和的,竞争也会带来共赢的结果,而且,规则公平基础上的竞争可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良险社会互动。

④冲突

冲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等行为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

冲突的正功能:

a. 冲突可以反映出社会、组织或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促使社会变迁、组织变革和人际关系的调整;

b. 团体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增进团体内部的团结:

c. 有时冲突是人与人之间、团休之间和文化之间加深了解和理解的途径。

对冲突进行有效的调控,尽可能降低冲突的负面影响,发挥冲突的正面功能,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之一。

⑤强制

强制是指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个人或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在强制性互动中,所借助的力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⑥顺从与顺应

顺从与顺应是与强制相对的社会互动过程。在力量不对称的互动中,互动一方的强制意味着另一方的顺从或顺应。

顺从和顺应的区别在于:顺从是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 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除包含顺从的含义外,还指互动的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顺应包括和解(即互动双方改变敌对态度建立友好关系)、妥协(即双方通过确定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冲突)和容忍(即暂时采取克制态度以避免发生冲突)等形式。

3.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各个环节有哪些主要的任务?

【答案】以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政策为例。

(1)确立社会政策议程

在这一阶段,其主要任务有:

①组织调杳研究,广泛收集相关的信息;

②对农村养老等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以掌握确切的情况,包括农村养老需求的程度和养老问题的严重程度;

③初步评估该问题可能在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后果,以及对我们党和政府基本目标的影响程度。

(2)社会政策的力案设计

确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议程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政策方案的设计。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包括: ①基线调查

即对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现状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

②初步方案设计

在方案设计阶段,首先要根据社会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条件,经过研究设计而拿出初步的方案。

③各种方案的比较和最优方案的初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