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有什么功能?
【答案】(1)社会网络的含义
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等)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
(2)社会网络的功能
①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相当重要。
②组织管理辅助功能
根据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基于网络的社会关系在几个方面会影响经济交易,如影响对信息与机会的获得,减轻与交易或企业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
③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社会网络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如亲友网、聊天网、社会支持网等方面的研究都证明了这方面的功能。
④消极功能
a. 建立和维护社会网络是有代价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b. 社会网络有局限性,人们过分依赖社会网络的时候,网络反而限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他机会与渠道,因为社会网络会排斥圈外人;
c. 从宏观层面看,由于社会网络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关系网寻求社会资源,若干社会网络的强势关系还可能形成利益集团和联盟,导致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从而扩大分裂,造成冲突,带来社会整合问题。
2. 简述科塞“冲突功能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科塞的冲突论被认为是功能冲突论,其主要观点包括:
(1)群体内冲突的功能
科塞虽然强调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但也没有忽视其反功能。从冲突的性质来看,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方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对社会结构发挥积极的功能; 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方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造成社会结构的毁灭。从群体的内部结构来看,群体需要成员以全部人格投入,且压制冲突,那么爆发冲突使群体有解体的可能; 如果群体只需要其成员部分人格的参与,且允许冲突的存在,那么爆发冲突能够消除成员对
抗的紧张状态,从而对社会结构具有稳定和整合的功能。
(2)外群体冲突的功能
①外群体冲突对群体内部状态的影响。科塞认为外群体冲突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因为与其他群体的冲突能动员起群体成员的活力,进而增强群体团结。但是缺乏内部团结的群体面临外部冲突时,也可能会瓦解。所以经常与外部发生冲突的群体不容忍内部的冲突。
②在那些结构松散和开放的群体中情形却极不相同。在松散结构和开放社会中,很少要求成员以整个人格参与,更能显示出结构的灵活性。在这样的群体中,由于允许对抗的要求直接和立刻的表达,群体能够通过消除不满的原因重新调整其成员的关系,使自身得以稳定。此外,冲突在这样的群体中经常发生还有助于现存的规范获得新生,或者推动新规范的产生,通过创新和改进规范保证自己在新的条件下继续生存。
③外群体冲突对社会融合及扩展的影响。科塞指出,外群体冲突可以把“其他方面毫无联系或对立的个人或群体相互联系起来,井把他们带进一个公共的社会活动领域”。此外,这种结构助长了有各种不同目的的联合和联盟的相互交叉往来,因而阻止了同盟沿一条线分裂。
(3)安全阀制度
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科塞主张社会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并成为安全阀制度。准确地说,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
(4)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
现实性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系统是有益的,因为它能使社会系统更加关注个人的需求,增加社会系统的团结,使社会系统更有效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如果社会系统允许现实性的冲突,并很好地加以解决,就会促进社会系统的活力和生命力,防止群体蜕化为反对变迁或对成员的个人需要不闻不问的僵化系统。
3. 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应遵循的规律是什么?
【答案】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应遵循的规律是:
(1)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①制度变革与创新之所以是必然的,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社会环境也总是不断地变化,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变革创新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②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偶然的,是因为即使具备了上述前提,制度也不一定出现变革与创新。一定的制度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变单与创新具有偶然性。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①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历史的,因为它是一个包含许多迷误、失败和挫败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②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过程中,众多的历史事件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必然性,即历史是逻辑的历史,逻辑是历史的逻辑。
因此,制度变革与创新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过程。
(3)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①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制度变革与创新也不例外。
②在一定的时期内,制度总是逐渐地、平稳而缓慢地调整规范的内容及其排列组合,改革自身的内部结构来适应社会的变迁,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③但是,当上述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制度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其根本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4)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制度变革与创新还是一个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①可能性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条件、思想条件和科学条件等。当这些条件成熟时,制度创新就具备了可能性。
②现实性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完成。
因为变革与创新的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可能性己经具备,但制度变革与创新却没有发生。因而,要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人们的艰苦努力。
4. 如何解释人日过程?
【答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人口过程:
(1)基本的概念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它们形成了人口变化的动态性。 (2)进行人口测量的两项重要指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人口学中进行人口测量的两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①人口的出生率
它受生理和社会双方面因素的约束。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育龄妇女(15}=49岁的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的数量、健康水平、生育水平、人口的性别年龄分布。
②人口的死亡率
它是受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a. 从生物角度看
人的寿命是有极限的,人口在不同时期都有其平均预期寿命。平均预期寿命表示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b. 从社会因素来看
第一,一国的医疗卫生设施、人口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死亡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