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814普通生物学之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抗体。
【答案】抗体是指机体产生的针对相应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其结构决定了其特性和功能,相对异科动物或个体也具有抗原性。
2. 载体。
【答案】载体是一种可将外源DNA 片段送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运载工具。包括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常用克隆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病毒。
3. 代谢。
【答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所有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4. 溶酶体
【答案】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内含60种以上水解酶,可催化蛋白质、多糖、脂质以及
等大分子的降解,其功能是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本身产生的废弃成分。
5. 着丝粒。
【答案】着丝粒是指染色单体上一段特殊的DNA 序列。
6. Plasmid
【答案】质粒,是指一些细菌中独立存在于染色体之外的,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双链环状DNA 分子。
7. 被动转运。
【答案】被动转运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穿过膜扩散的作用,是物质出入细胞中常见的现象。
8. 性别决定。
【答案】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和
二、填空题
9. 组成DNA 分子的戊糖是脱氧核糖,它是核糖第_____个C 原子上的_____脱去一个0。
【答案】2; 羟基
10.植物组织可分为成熟组织和分生组织两大类,其中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特点;成熟组织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织。这些组织各有特点,执行着不同的功能。
【答案】细胞壁薄;细胞质浓厚;液泡无或不明显;表皮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维管组织
11.鸟类筑巢是一种_____行为;当一种无害刺激反复进行时,动物的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叫做_____,是一种_____行为。
;适应(习惯化);后天性(获得性、学习) 【答案】先天性(本能)
12.植物根毛区横切面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_____。
【答案】维管柱
【解析】植物根毛区横切面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中柱)三种初生组织。维管柱位于根的中央,是由维管组织形成的圆柱体。木质部细胞位于维管柱的中心,其脊从中心辐射出去,直到维管柱鞘。初皮部和木质部的脊相间排列。
13.光合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_____和_____,分别在叶绿体的_____和_____中进行。
【答案】光反应;碳反应;类囊体片层;基质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自养生物将光能转换为有机分子的化学能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主要是将光能变成化学能并产生氧气,在叶绿体类囊体片层中进行,包括水A TP 及NADPH 的生成等;的光解、的释放、碳反应主要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将和NADPH
转变为磷酸丙糖(以后会转变为各种糖类)的过程,包括的固定还原以及的再生。
14.呆小症是由于幼年_____缺乏所引起的,而侏儒症是由于儿童生长期_____分泌_____的缺乏导致的。
【答案】甲状腺素;垂体;生长激素
【解析】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至少分泌7种激素(蛋白质和多肽类):生长素、催乳素、促黑激素(不通过靶腺而发挥作用)、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卵
,对相应靶腺的发育及分泌功能起促进作用。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引起呆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小症;人幼年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将患巨人症。
15.第一类激素作用在靶细胞表面,并不进入细胞内部, 而是与细胞膜表面特异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使_____激活产生_____(一种第二信使),第二信使再去激活细胞内的一些特定的_____,从而引起各种生理效应。
【答案】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在存在的条件下
,
转变为磷酸化酶 为第二信使。信息由第一信使传递给第二信使,
【解析】第一类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专一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使胞内无活性的蛋白激酶转为有活性,从而激活磷酸化酶,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反应:如腺细胞分泌、肌肉细胞收缩与舒张、神经细胞出现电位变化、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分裂与分化以及各种酶反应等等。
16.鸟类在进化上某些方面甚至比哺乳类先进,如:_____呼吸、某些猛禽的眼具_____调节能力等;但不及后者高等,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不及后者发达,特别是大脑无_____。
【答案】双重;大脑皮质;新皮质
17.在个体发育中,细胞从全能→_____→_____是细胞分化的普遍规律。
【答案】多能;单能
18.癌是_____引起的疾病,是体细胞中_____的基因的异常表达。
【答案】基因突变;原癌基因
三、简答题
19.请以体液免疫为例,讨论机体免疫反应的特点。
【答案】体液免疫是由B 细胞产生游离于体液的抗体,靠抗体消灭外来物实现免疫的方式,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不能与在寄主细胞中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机体体液免疫反应的特点如下:
(1)成熟的B 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受体分子与遇到的抗原的决定子结合,B 细胞被致敏,准备分裂。
(2)B 细胞被致敏后,
被抗原
-2促进致敏B 淋巴细胞分裂。
(3)致敏B 淋巴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效应B 细胞(又称为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每一种B 细胞的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分子,只能和一种抗原结合,表现为特异性。效应B 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组织液中。当抗体分子与抗原结合后,它便给这个病原体加上标签以便巨噬细胞和补体蛋白质消灭抗原。
,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并且在同(4)记忆细胞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本身也分泌抗体)
样的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更快地作出反应一一能很快地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以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快更强,表现为记忆性的特点。
20.说明下面现象发生的原因:我国著名的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院士曾把黑斑蛙红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黑斑蛙的卵中,获得部分发育正常的蝌蚪。
【答案】两栖类的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核也保留着全部的遗传信息,说明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我国童第周教授以金鱼、黑斑蛙等为材料,研究了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童第周等(1978年)将黑斑蛙成体红细胞的细胞核移入未受精的去核卵内,
复合体活化了的辅助性T 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