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学教师题库>中学生学习心理题库

问题:

[判断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归因方式预测其后继的学习行为。

A . 正确
B . 错误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正确。 错误。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但是这种理论注承训练的内容而不注重形式。 正确。 错误。 创设问题情境只能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进行。 正确。 错误。 一般而言,引导学生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主观努力是有利的。 正确。 错误。 郑和下西洋不能持续下去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正确。 错误。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归因方式预测其后继的学习行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说法正确。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于学生而言,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对其后续的学习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的归因有助于个体保持成功的高期望和积极情绪,从而提高动机水平。相反,消极的归因则容易降低个体的成功期望,使其体验到消极情绪,并降低个体的动机水平。人们在归因时会表现出一种习惯性的倾向。如果一名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如总是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种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会妨碍其人格发展。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将使其对未来丧失信心、悲观失望,甚至陷入"习得性无助感"。由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归因方式预测其后续的学习行为。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