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
对价值理论的研究无疑是抽象的,但这一理论来源于生活的深处。价值产生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人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关系一旦形成,就依据它来选择人们需要的对象,看待周围的事物,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人们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兴趣、情感和目的也都和价值联系起来了。价值归根到底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创造和选择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
目的性是人类生活的特性,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总是抱有这样或那样的生活目标,这些目标由于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或愿望而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个人、集体、社会、国家或政党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这些目标的追求成为他们活动的动力。所以,价值目标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因素。
本文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价值目标的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价值目标的涵义、特征和存在依据。价值目标是主体根据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和主体的需要的认识而设想的未来客体的模式或对未来的希望、要求、理想。价值目标是客观规律和主体需要的统一,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人类活动的本性,诸如能动性、超越性、无限性是人的价值目标存在的依据。第二部分划分了价值目标的类型。本文以价值目标的主体、客体和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为依据,把价值目标划分为:个体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人类的价值目标;物质价值目标、精神价值目标、政治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过去的价值目标、现在的价值目标和将来的价值目标,长期的价值目标和短期的价值目标等。第三部分是关于价值目标的作用。主要分析和论述了价值目标的导向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第四部分是关于价值目标的实现。分析了价值目标实现的条件和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主体条件和客体条件,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创造与选择的统一,是一个渐进和飞跃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科学的、合理的价值目标,明确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激发了人类投身于实践活动的动力,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