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40计算机网络与安全[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网络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网络拓扑如图所示,路由器R1只有到达子网192.168.1.0/24的路由。为使R1可以将IP 分组正确地路由到图中所有子网,则在R1中需要增加的一条路由(目地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是( )。

图 某网络拓扑

A.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1

B.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1

C.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2

D.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答案】D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一共有3个子网。并且路由器R1

已经有了到达其中一个子网

的路由。所以只需求得路由器R1到子网192.168.2.0/25与子网

的路由,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需要在路由表中増加两条路由,而题干已经很明确地说明只需增加一条路由,就要完成这两个子网的路由,所以考生应该立即想到路由聚合。

将网络192.168.2.0/25和网络192.168.2.128/25进行聚合。方法如下:

换成二进制

换成二进制

为“0”,

2. OSI 七层模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层是( )。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下一跳从图中可以得出

为发现前24位一样,所以聚合后的超网为192.168.2.0/24, 子网掩码自然就是24个“1”,后面全

D. 会话层

【答案】C

【解析】传输层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更高层协议屏蔽下层的操作细节,它使得高层协议不用去操心如何获得所需级别的网络服务。传输层的目标是在源端机和目的端机之间提供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的数据传输,而与当前实际使用的网络无关,任何用户进程或应用进程可以直接访问传输服务,而不必经过会话层和表示层。同时TCP 提供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3. 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广播风暴的是( )。

中继器

集线器

网桥

路由器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一个数据帧或包被传输到本地网段上的每个结点就是广播。由于网络拓扑的设计和连接问题,或其他原因导致广播在网段内大量复制、传播数据帧,导致网络性能下降,甚至网络瘫痪,这就是广播风暴。所以要想抑制广播风暴的出现,首先这个设备应该不能随随便便地就广播。

中继器和集线器不检查数据帧的内容,仅起到放大信号、扩展网络传输规模的功效。做题的时候,考生也应该发现当集线器的一个端口收到数据后,将其从除了输入端口外的所有端口广播出去,排除这种随意广播的方式。网桥对未知的目的地的数据帧总是向除了来的方向广播出去,因此无法抑制广播风暴,排除。只有路由器是严格地按照路由表的内容转发分组,不会在子网中产生大量的广播数据,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广播风暴。

另外一种解题思路:只要可以隔离广播域就可以抑制广播风暴,显然只有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

4. 在图所表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的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 ,分组大小为1000B , 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受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答案】C

【解析】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 , 文件长度为980000B ,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 ,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由于所有链路

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同,因此文件传输经过最短路径时所需时间最少,以最短路径经过分组交换机。

当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bit 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2个分

所以,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组交换机的转发,

每次转发的时间为

播延时的情况下,当t=80ms+2t0=80.16ms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6ms 。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

A. 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 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答案】C

【解析】A 项:网络的层次包括如IS0/0SI模型的七层结构,TCP/IP模型的五层结构;

B 项:每一层使用的协议,如网络层的IP , 传输层的TCP 和UDP 等;

D 项: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如网络层提供路由选择、网络互联等功能,传输层提供不同主机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内容等功能。

以上3个概念在教材中都有详细说明,只有C 项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没有提及,因为内部实现细节由工作人员完成,对于用户和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我们并不需要知道。

6. 域名解析可以有两种方式,分别是( )。

A. 直接解析和间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