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2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合作社思想萌芽和观点。

【答案】(1)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作社思想萌芽

①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出版了《乌托邦》一书,对当时英国社会和国家制度做了辛辣的揭露和嘲讽,对资本原始积累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提出了一套改造社会的方案,设想了一个消灭私有制的理想社会。

②1623年,意大利的托马斯·康柏内拉出版了《太阳城》,在该朽中阐述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虚幻地描述了个人们过着幸福生活的理想社会。

(2)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①欧文继承并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萌芽,提出了建立合作公社的设想。

②欧文把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作为理想的社会原理,提出了以多数的统一合作村为单位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③他主张建立新和谐村,以把失业者组织起来。并设想了和谐村内土地、农业、工业、消费、财产、村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制度、原则和具体细节。

④欧文把他的劳动公社方案看成是改造旧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建立未来社会的组织形式,并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2. 你怎样理解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答案】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表现在:

(1)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人们对较高级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需求变化引起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种植业为主,向种植业与畜牧业并举,再到以畜牧业为主的逐步过渡。

(2)在种植业中饲料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随着人们食品需求的转变,畜牧业发展较快,对饲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种植业中饲料作物的栽培迅速增加。种植业由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以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为格局的三元结构。

(3)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对原料性经济作物的需求逐步增大,人们对蔬菜、水果、花卉等的需求也在增加,导致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4)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相结合

①通过各地区、各生产单位的各具特色的生产专业化,实现全国范围内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 ②在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内,通过主导部门与辅助部门的合理搭配,实现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种经营相结合,主导部门体现专业化方向,辅助部门体现多种经营。

(5)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

在所有的农业产业部门中,粮食生产部门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家对粮食生产采取了保护性政策措施。

(6)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演变中林业受到国家的保护支持力度最大

森林具有经济功能、生态和社会文化功能。支持和保护林业,稳定和增加森林的覆盖率,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符合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需要,是很多国家的政策取向。

3. 简要分析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

【答案】持续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1)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持续农业是技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统一体,创造一种使人类与自然界相协调的和谐格局,形成人与其他生物共存的生态系统,以确保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既造福当代人又造福后代人,使人类在地球上能够世代更好地繁衍生息。

(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就改变石油农业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弊端,变资源经济为技术、知识集约型经济。现代农业科技在学科分化、分工的同时正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发展多专业的综合应用,发展可持续性的高新技术,节约或替代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3)建立经济与生态良胜循环体系

可持续农业必须既能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以适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又不超越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所能承载阈限,维护系统的动态平衡和持续生产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经济良性循环与生态系统的良胜循环是紧密相关的,超出生态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必须是既有高效率的经济增长,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可供持续利用; 现代持续农业不仅是有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是生态环境优化的。

(4)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

农业的有机性是不可替代的,在维护生物自然再生产过程中实现有机物质循环,促进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转化及互促、互制功能,再以农业系统外部增加生物工业物质技术的投放,发挥农业系统内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自养和自控功能,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

(5)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实行3R 原则一一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Reuse ), 资源化或再生利用(Recycle )

其中,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冉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物品在消费和生产中的时间强度; 资源化或再生利用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6)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是持续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除常规农业技术外,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微观工程技术将大规模应用于持续农业,农业宏观生态工程技术如污水处理、生物活性肥料等也将广泛应用于持续农业。

4. 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如何演变的? 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

①各大洲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贸易变化很大;

b. 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贸易发展缓慢;

c. 欧洲共同体以及欧盟的建立和扩大,其主要农产品不仅由短缺变为自给,而且还有大量剩余供出口,从而成为世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最集中的地方;

d. 北美由于受到欧盟的激烈竞争,出口地位有所下降;

e. 大洋洲主要出口畜产品,近年来又增加了谷物出口。

②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 世界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地位日趋下降;

c. 主要农产品进出日国家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结构演变

①世界谷物贸易增长由快变慢;

②农业原料贸易量增长缓慢;

③畜产品和水产品贸易不断扩大;

④世界水果蔬菜贸易额增长令人瞩目;

⑤新的加工食品和饮料增多;

⑥土特产品以及供日常生活其他方面使用的手工编制品、花卉贸易兴旺。

(2)农产品的贸易的特征

①贸易商品集中

欠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依靠出口少数几种主要农产品。

②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

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是指大部分主要输出物资通常在几个工业化国家的市场上出售。 ③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