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南大学555分子细胞生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necrosis

necrosis 的中文名称是细胞坏死。【答案】细胞坏死是区别于细胞凋亡的另一种细胞死亡方式。

当细胞坏死时,细胞质出现空泡,细胞质膜破损,细胞内含物,包括膨大和破碎的细胞器以及染色质片段释放到胞外,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2. 去垢剂(detergent )。

【答案】去垢剂(detergent )是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两性小分子,分为离子型去垢剂和非离子型去垢剂两种;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

3. 翻译

【答案】是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过程,

即由

基酸顺序的过程。

4. 叶绿体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转变为多肽链中氨

【答案】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由双层膜围成。存在于藻类和绿色植物中的色素体之一,光合作用的生化过程在其中进行。因为叶绿体除含黄色的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所以看上去是绿色的。褐藻和红藻的叶绿体除含叶绿素外还含有藻黄素和藻红蛋白,看上去是褐色或红色,有人分别称为褐色体

5. 内吞作用(endocytosis )。 红色体

【答案】内吞作用,又称入胞作用,是细胞将胞外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转运到胞内的方式。当被转运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靠近细胞膜并结合于细胞表面后,膜逐渐内陷将其包围,形成吞噬小泡进入细胞内。根据入胞物质的性质及大小,可将内吞作用分成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两种类型。而根据内吞物质是否4专一性,又可将内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和非特异性的内吞作用两种情况。

6. 细胞分化

【答案】

细胞分化 是指在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7. 花束期

【答案】在减数分裂的细线期时,有些物种表现为染色体细线一端在核膜的一侧集中,另一端呈放射状伸出,形似花束,称为花束期。

8. 跨细胞运输(transcytosis )

【答案】跨细胞运输,又称胞吞转运作用,是指一种将内吞作用与外排作用相结合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多发生在上皮细胞中。具体说,待转运的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被摄入上皮细胞的一侧,再以外排作用将该物质从上皮细胞的另一侧输出。如母体的抗体从血液经上皮细胞进入母乳中,婴儿通过上皮细胞将抗体进入体内等,都经历了物质的跨细胞运输。

二、简答题

9. 将分离的亚线粒体和完整线粒体分别悬浮在酸性和碱性溶液环境中,二者的代谢活性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案】二者内部的环境接近中性,因此酸性和碱性环境可以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浓度差。完整线粒体中,线粒体结构完整,

内膜上的

翻并重新封闭形成的,

其中

子通道,驱动合酶分布在基质中,而亚线粒体是由内膜外合酶暴露在外侧。在酸性环境中,质子可以通过完整线粒体的质

生成。 合成;而亚线粒体中则不会发生。在碱性环境中,亚线粒体内部的质子跨膜流动,驱动生成;而完整线粒体中则不发生

10.试述真核生物转换的机制。

【答案】真核生物成的是无活性的

的前

后在的转换实际上就是然后在激酶

和的完全激活。与周期蛋白B 结合,形

磷酸化,形成的是无活性

使一

磷酸化起的作用下,

将的和磷酸酶的作用下,

将位的磷酸脱去,形成活性系列的底物发生磷酸化,进入M 期。由此看来,位的磷酸化起抑制作用,

激活作用。

11.(期或成熟促进因子)是如何通过实验发现的? 【答案】

(1)将是通过一下几个实验的发现的: 细胞同步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然后和M 期细胞混合,细胞融合后发现间期细胞产生形态各异的染色质凝集现象。

(2)用孕酮处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令其成熟,将其胞质注射到另一个未成熟卵母细胞中,结果导致后者发生减数分裂,此成熟卵母细胞胞质可继续依上法诱导另一个受体卵母细胞成熟。

(3)在有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条件下,孕酮不能诱导未成熟的卵母细胞成熟,而成熟卵母细胞胞质可以诱导其成熟。

上述实验提示在M 期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诱导染色质凝集、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因子,命名为促成熟因子随后被纯化,并证明含有

和两种蛋白。

12.为什么抑癌基因是隐性基因,而癌基因表现为显性基因作用?

【答案】如果抑癌基因的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该突变基因的产物就不能正常发挥功能;肿瘤的形成是由于完全缺乏了功能正常的肿瘤抑制蛋白,由于另一个未突变的抑癌基因的等位基

因的产物能够充当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角色,细胞不会癌变,因此抑癌基因的突变表现为隐性。对于癌基因来说,不正常的蛋白质产物足以致癌,因为这种基因产物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生长分裂,

,细胞也而不是进行负调控。即使存在功能正常的原癌基因产物(由另一未突变的等位基因编码)

会出现恶变,因此癌基因的作用是显性的。

13.绘图并简述细胞内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及分选途径。

【答案】细胞内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及分选途径如图所示:

图 细胞内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及分选途径

(1)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最初都起始于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上,N 端信号肽的蛋白肽链合成至80个左右的氨基酸残基时,即通过SRP 和SRP 受体的作用而转运到糙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

(2)ER 上合成的蛋白质能进入内腔中,但如果形成的蛋白质有疏水区域(又称终止转运序,这些区域将结合到膜上,成为膜整合蛋白;若有多次起始转运序列和终止转运序列,该蛋白列)

将成为多次跨膜蛋白。内质网中合成的蛋白质,若其氨基酸序列中有KDEL 序列(内质网驻留蛋

,则这样的蛋白质可以保留在内质网中,称为内质网驻留蛋白;若没有驻留蛋白信号,则白信号)

蛋白质在正确折叠和修饰后,随着内质网的出芽小泡而转运到高尔基体中。高尔基体留下其本身的驻留蛋白,剩下的蛋白质在高尔基体的反面膜囊处被分选到溶酶体、细胞膜或被分泌到胞外。

(3)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也有其本身特定的转运序列以使之转运到不同的位置。如携带有NLS 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而转运到细胞核中。有前导肽或转运肽的蛋白质被分别运送到线粒体或叶绿体中,还有被运送到其他细胞结构(如过氧化物酶体)的蛋白质。剩下的没有转运信号的蛋白质则保留在细胞质基质中或固定于细胞骨架或游离。

总之,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被分选到细胞的不同位置,从而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14.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主要异同是什么?

【答案】都由于细胞生长失控而造成,但良性肿瘤缺乏在体内转移的能力,所以可通过手术根除;而转移性的恶性肿瘤的细胞可脱离原来的位置,侵入邻近的组织或更远的位置,并在新的位点迅速生长。恶性肿瘤常由良性肿瘤转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