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03年新浪网等开展的"新闻从业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新闻从业者脑力加体力的工作特点,令其心理长时期处于焦虑情绪状态,使这一行业位居十大危险行业的第三名,仅次于矿工和警察。国内新闻从业者80%以上认为自己处在亚健康状态。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期间,北京电视台记者郑立在工作时猝死,俄罗斯著名体育摄影记者尤里·贝科夫斯基猝死,沈阳《球报》的资深编辑在收看奥运会比赛时猝死等新闻事件(而这些人生前并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更是引起了人们对新闻从业者的健康,特别是忧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现代社会处于信息时代,而采集、筛选各种信息,让大众及时获取第一手资讯的正是活跃在我国各个新闻战线上的75万名新闻从业者,如何保证这一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成了摆在心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同时,对该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利于有志于该行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对新闻从业者的人格特质及目前各新闻单位实施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作调查、研究,分析影响该职业群体焦虑状态的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在新闻从业者中进行具有针对性、有效的焦虑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拟从心理因素(人格特质)和社会因素(绩效、薪酬管理制度)两方面入手,探讨记者群体的焦虑状态与人格特质、对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满意感等的关系,分析这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旨在引导新闻记者职业群体能有效、科学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避免由其引发各种器质性疾病。 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回顾了有关焦虑状态的心理学研究,并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现有资料主要涉及到焦虑状态的产生原因和分类、影响因素等,对老年人焦虑的预防、测验焦虑、社会焦虑、特质焦虑等有一定研究,但没有将人格特质、对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满意感与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状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第二部分提出本课题的基本假设与研究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人格特质会对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状态有影响;同时,新闻从业者对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的满意感也与焦虑状态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卡特尔16人格因素调查表、职业价值观自测量表、对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满意感调查问卷等,在西安地区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15家媒体的208人中做了问卷调查。 第三部分为研究分析,对新闻从业者焦虑状态与人格特质、对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满意感进行相关分析。 第四部分为讨论部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新闻从业者的人格特质、对绩效考核和薪酬系统满意感的基本特点、新闻从业者焦虑状态和人格特质、对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满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第五部分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并对心理工作者、新闻单位和有意从事新闻行业的大学生提出建议。 结论: 1.208名接受问卷调查的新闻从业者中有105人(占72.47%)的新闻从业人员曾不同程度地处于焦虑状态;新闻从业人员的焦虑状态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 2.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状态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关关系。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状态和与人格特质中的稳定因素呈负相关,与人格因素中的恃强性、敏感性、忧虑性和紧张性呈正相关。 3.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状态与对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满意感呈负相关。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状态与社交机会、自我发展因素、社会地位因素和职业安全感因素呈负相关。 4.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心理、认知、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状态在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不存在显著相关,而对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的满意感、人格特质与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状态、亚健康状态显著相关。 建议: 1.建议心理工作者多关注新闻从业者的心理健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新闻从业者焦虑预防机制。 2.建议新闻单位调整有关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系统,从管理制度的满意感方面减少新闻从业者焦虑的可能性,减少从业者的流动性,增强单位凝聚力,留住有用人才、保护稀缺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建议有志于从事新闻行业的大学生,在从业之前能认真地进行实践锻炼,尽可能地了解该行业的职业特点、职业人格和可能患的职业疾病,并能结合自我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生涯设计、身体素质等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