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1现代汉语[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2.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
,还包括仿句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
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3. 异读词
【答案】异读词是指读音有差异但词义完全一样的词。例如“教室”有和两种
,读法,但意义都一样。这种词语就称为异读词。国家语委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作为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标准。异读词读音规范有三种情况,一是合并多种读音,二是从俗改音,三是明确读书音和口语音。
4.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5. 异形词
【答案】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例如:“笔画”和“笔划”、“按语”和“案语”、“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6.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7.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
,一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
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mai][mA]
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8. 义素分析
【答案】义素分析可以揭示出词语所代表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的步骤一般是: ①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③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义素分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有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因
二、填空题
9.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______》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也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于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8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它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10.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是( )。
【答案】i[i]
【解析】发i 音时,唇形呈扁平状,舌头前伸使舌尖抵住下齿背。
11.句子结构常见的错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句式杂糅四种。
【答案】搭配不当; 残缺和多余; 语序不当
【解析】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糯是句法方面常见的语病。
12.合成词中的语素不会少于
【答案】两个。
【解析】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如“天、江、
仿佛、葡萄”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如“美好、妈妈、绿油油”等。
13.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_____方言、_____方言、_____方言、客家方言和闽方言。
【答案】湘; 赣; 粤
14.从语义场的类型来看,“领导和下属”是_____,“手机和移动电话”是______。
【答案】关系义场:同义义场
【解析】语义常由于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同义义场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
15.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一样,所以人类的思维_____具有普遍性,但通过对语言差异的分析又可以看到人类思维_____的特殊性。
【答案】能力; 方式
【解析】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一一思维能力一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16.普通话d 和m 是最小的能够辨义的语音单位,分属于两个不同_____。
【答案】音位
【解析】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有些音素的不同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要看做不同的音位。d 和m 能够区别意义,因此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
17.有些词很难翻译成外语,这说明词义具有性。
【答案】民族
【解析】同类事物,在不同的语言里用什么词、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
,语范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例如英语中的car 一经借到现代汉语便成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