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暨南大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之国际贸易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经济学

【答案】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2. 社会公平

【答案】社会公平主要指的是社会各阶层或各种生产要素在收入上的相对平衡。不少国家利用贸易保护来调节国内各阶层的收入水平,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典型的例子例如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保护。

3. 紧急保障措施

【答案】紧急保障是相机保护措施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当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严重损害 时,政府可以实行临时的进口限制以保护国内生产者。这一条保护措施是关贸总协定和WTO

,在关税和非关税的保护政策日益受到限制的情况认可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第19条)

下,许多发达国家利用这一措施对本国企业实行“紧急保护”。

4. 改善国际收支论

【答案】改善国际收支论是以国际收支方面的理由作为贸易保护依据的一种贸易保护理论,这种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很普遍。改善国际收支论认为:实行贸易保护可以减少进口,从而减少外汇支出,增加外汇储备。因为贸易虽然是有进有出,但不一定平衡。如果出口所得金额多于进口所付金额,称为贸易出超或贸易顺差。反之,则是贸易入超或贸易逆差。贸易的出超和入超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有很大影响,出超时给国家带来外汇净收入,外汇储备増加;入超则是外汇净支出,外汇储备减少。

5. 经济全球化

【答案】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具体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 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6. 最惠国待遇

【答案】最惠国待遇

第 2 页,共 16 页 ,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简称MFN )

用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国对于所有成员国的贸易待遇都必须是同样的,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其他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同时给其他的成员国同样的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前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后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缔约国的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

7. 劳动充裕

【答案】劳动充裕是指在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中,人口所占的比例最大。这里的“充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资本/劳动的比率即人均资本或者土地/劳动即人均土地来衡量。比如美国的人均资本高于中国,美国就是资本充裕国,中国为劳动充裕国。但如果中国与柬埔寨相比,中国就是一个资本充裕国。因此在判断一个国家是什么要素充裕的国家时,必须有一个参照国进行比较。

8. 出口关税

【答案】出口关税是对本国出口货物在运出国境时征收的一种关税。由于征收出口关税会增加出口货物的成本,不利于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取消了出口税。还在征收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目的是取得财政收入与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我国目前对少数货物还征收出口税。

二、思考题

9.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L 是公共要素,资本K 是生产汽车的特定要素,石油N 是生产汽油的特定要素。已知汽车的生产函数为:

产函数为

:国内需求函数为

:国内需求函数为:汽油的生该经济三种投入要素的禀赋分别为:劳动200单位,资本4单位,石油16单位。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8, 汽油的价格为4。

(1)求封闭经济情况下的均衡工资水平,以及汽车与汽油的产量、价格。

(2)求开放后的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贸易量(假设小国情形)。

(3)现在该国发现了新的大油田使石油禀赋从16骤升至784, 求开放后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并联系“荷兰病”说明新石油储量的发现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1)封闭经济情况下,均衡工资水平为1; 汽车产量为28, 价格为14; 汽油产量为8, 价格为1。计算如下:

同理由

综合上面两式可得:

第 3 页,共 16 页 则有:

(2)在小国情形下,开放后,汽车国内产量为20,而国内需求49,需要进口29; 汽油国内产量40, 国内需求仅为2, 所以可以出口38。计算如下:

由可得:

(3)石油要素禀赋急剧上升,此时开放后的均衡工资为4; 汽车国内产量为4, 而国内需求49, 需要进口45; 汽油国内产量392, 国内需求仅为2,所以可以出口390。

很显然,巨大石油储量的发现,使汽车部门大量萎缩,经济更加依赖进口;同时出口部门得到极大的壮大。

10.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讨论以下定理是否继续成立:

(1)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

(2)罗勃津斯基定理。

【答案】(1)在特殊要素模型中,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不成立。原因在于:

①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考查的是一种长期状态,而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但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只有公共要素可以在部门内流动,特定要素是固定的。因此,对特定要素而言,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不成立。

②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是指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但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公共要素(如劳动L )的提高,使所有部门特定要素(如资本X 、土地:T )的报酬提高,公共要素(L )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出口行业还是进口行业。由此可看出,斯托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对于公共要素也不成立。

⑵在特殊要素模型中,罗勃津斯基定理只对特定要素成立,对公共要素不成立。原因在于: ①罗勃津斯基定理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当公共要素增长时,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产品产量都増加,与罗勃津斯基定理相悖。因此罗勃津斯基定理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对公共要素不成立。

②对于特定要素,当某个特定要素增加时,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的产品的产量下降,与罗勃津斯基定理相符合。

1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答案】(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①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

第 4 页,共 16 页 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