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有机沉淀剂有哪些特点?
【答案】(1)沉淀的溶解度小,品种多,选择性好;(2)沉淀的极性小,对杂质离子吸附弱,沉淀纯净;(3)组成恒定,一般不必灼烧烘干后即可称量,简化操作;(4)沉淀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则同样量的被测物质可以得到质量更多的沉淀,减少称量误差。
2. 简要回答物质对水的亲疏性规律。
【答案】一般无机盐类都是离子型化合物,溶于水中形成水合离子,难溶于有机溶剂,这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称为亲水性。许多有机物具有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称为疏水性。
3. t 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正态分布是无限次测量数据的分布规律,但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对随机抽得的样本进行有限次的测量。当测量数据不多时,总体标准偏差是不知道的,只好用样本标准偏差来估计测量数据的分散情况。用样本标准偏差代替总体标准偏差,必然引起正态分布的偏离,这时可用t 分布来处理。
4.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
【答案
】
的共轭碱
为
的共轭酸
为的共轭酸为
5. 总体和样本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在数理统计中,把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把组成总体的各个元素称为个体,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个体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的结果称为样本。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 6.
伸缩振动吸收峰何者相对强一些?为什么?
【答案】c==o伸缩吸收振动峰较强。因为所以相应的吸收峰较强。
的极性强,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大,
的共轭酸
为
的共轭酸
为,的共轭酸
为
二、计算题
7.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元素M 时,由未知试样得到的吸光度为0.435,若9mL 试样中加入lmL100mg/L的M 标准溶液,测得该混合液吸光度为0.835。问未知试液中M 的浓度是多少?
【答案】标准加入法
解得
8. 试计算下列化合物的烷
【答案】(1)二溴甲烷可以得到:
这样,得到二溴甲烷的(2)—溴一氯甲烷可以得到:
其中ar 表
不
这样,得到一溴一氯甲烷的
9. 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含选择滴定
?(△pZn=0.2,
【答案】EDTA 的酸效应:在pH=10.0时,
的与氨和羟基的络合效应:
总的副反应系数:
及
峰的比例:(1)二溴甲烷
(2)—溴一氯甲
有两个溴原子,又由于:
为:
有一个溴原子和一个氯原子,又因为:
表
牙与
为:
表
示bd 表
示
各0.020mol/L,以0.020mol/L EDTA溶液能否
=03%,化学计量点时,[NH3]=020mol/L)
与羟基的络合效应:
锌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的求解:
镁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的求解:
10.移取20.00mL 乙二醇试样,加入化溶液,加入
,再以
试液的浓度。
【答案】乙二醇氧化反应:
锰酸歧化:
革酸-高锰酸钾反应:
草酸-氧化锰反应:
数量关系为:
11.用Q 检验法对下列数据(%):5.02,6.42,6.43,6.44,6.46,6.46,6.98进行取舍(P=95%)时发现,若先验最小值,后验最大值,两个都舍去,反之,则最小值舍去,最大值保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一致。你如何证明哪一种是正确的?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已知
【答案】用T 检验法验证由7个数据,
(1)最大值与最小值均舍去,剩下5个数据,
剩余数据均在置信区间以内,结果合理。
碱性溶液,反应完全后,酸
还原过剩的溶液滴定过量的
的歧化产物
消耗了15.20mL ,计算乙二醇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