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02专业二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

A. 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 方差齐性检验

C. 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 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答案】C

【解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是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也称为组内设计的方差分析。由于随机区组设计同一区组接受所有实验处理,使实验处理之间有相关,因此又称为相关组设计或被试内设计。

2. 谢帕德 (R.N.Shepard )和库柏(L.A.Cooper )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

A. 概括性

B. 可变通性

C. 可操作性

D. 稳定性

【答案】C

【解析】表象的性质包括: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3. 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计算F 比率的分母是( )。

A. 实验误差,不包括被试间差异

B. 实验误差,包括被试间差异

C. 实验误差加上被试问差异

D. 处理内误差

【答案】A

【解析】组间平方和反映的是实验处理的影响效果;区组平方和反映的是被试个体差异的影响作用;误差平方和反映的是除被试间个别差异之外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4. 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应该呈现( )。

A. 描述统计

B. 推断统计

C.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D. 既不是描述统计也不是推断统计

【答案】C

【解析】实验给出的实验结果,主要指统计结果,即原始材料经过统计后,以文字、图表形式表示出此实验的结果。结果呈现要尽可能完整,不仅仅要呈现描述统计结果,如能够进行推断统计,也需要把推断统计结果呈现出来。

5. 方差分析中,则F 检验的结果( )。

A. 不显著

B. 显著

C. 查表才能确定

D. 此结果不可能

【答案】A

【解析】F 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比较得出的一个比率数。如果F<1,说明数据的总变异中由分组不同造成的变异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由实验误差和个体差异所致。即不同的实验处理之间差异不大或者说实验处理基本无效。如果F=l, 同样说明实验处理之间的差异不够大。当F>1, 且落入F 分布的临界区域时,表明数据的总变异基本上由不同的实验处理造成,或者说不同的实验处理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6. 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A. 韦伯

B. 费希纳

C. 缪勒

D. 赫尔姆霍茨

【答案】B

【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7. 对一个测验来说,通常( )。

A. 只有一个常模团体

B. 有数个常模团体

C. 必须有一个以上的常模团体

D. 常模团体越多越好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一个测验通常有无数个常模团体。

8. 克龙巴赫提出的α系数主要用来计算( )。

A. 重测信度

B. 复本信度

C. 评分者信度

D. 内部一致性信度

【答案】D

【解析】克龙巴赫α系数克服了折半法的部分缺点,是目前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时常用的分析方法,常用来衡量心理或教育测验的可靠性。

9. 小明在一次由50人参加的英语测验中得了80分,排名第8, 其百分等级为( )。

A.160

B.80

C.85

D.88

【答案】C

【解析】小明百分等级的计算公式为:8/50=0.16, 1-0.16=0.84, 说明有84%的同学比小明分数低,即小明的百分等级为85。

10.速度测验的信度应以( )取得。

A. 奇偶法

B. 筛选法

C. 反应时法

D. 重测法

【答案】D

【解析】速度测验指被试在测验上的得分完全依赖反应速度,测验的难度都很低,即所有被试都有能力答对,但由于回答时间的严格限制,使得没有人能答完所有题目。对于速度测验来说,那种只测一次得到的信度估计方法都不适用,如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等,因为速度测验没有难度,除了在很少几个题目上由于马虎而造成失误外,通常奇数和偶数题目之间的相关几乎都接近+1.00。而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可按传统的方法求得。

11.如果要建立两个测验的等值关系,这两个测验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

A. 信度相等

B. 长度相等

C. 效度相等

D. 测验总分的标准差相等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