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联合培养(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825普通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同位素示踪。

【答案】同位素示踪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技术。

2. 植食现象

【答案】植食现象是指动物(专食植物的称植食动物,兼食动物的称杂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的现象。

3. 反射。

【答案】反射是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一定的刺激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通过反 射弧进行。

4. 细胞外液。

【答案】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存在于组织中)、管内液(存在于血管、淋巴管等管内)、血浆、淋巴等。

5. 微球体。

【答案】微球体是类蛋白分子与水或盐溶液相互作用后,通过自组织形成的大小较为均一、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球形物,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结构。

6. Plasmid

【答案】质粒,是指一些细菌中独立存在于染色体之外的,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双链环状DNA 分子。

7. 种群。

【答案】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8. 营养级。

【答案】营养级是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种的总和。

二、填空题

9. 核被膜与_____构成连续的整体。核被膜内面有一纤维状的电子致密层,即_____,它由_____构成,属于纤维。

【答案】内质网;核纤层;核纤层蛋白;蛋白

10.抗原是指进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和_____结合或和_____结合,引起人或动物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

【答案】抗体;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

【解析】抗原是指进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和抗体结合或和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引起人或动物的免疫反应的外来物质。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抗原大多是蛋白质、多糖类大分子和黏多糖等。抗原与抗体或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部位是抗原决定子。抗原分为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简称抗原,是一类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细菌外毒素等。不完全抗原,即半抗原是只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因此又称为不完全抗原。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有了抗原性。

11.鸟类在进化上某些方面甚至比哺乳类先进,如:_____呼吸、某些猛禽的眼具_____调节能力等;但不及后者高等,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不及后者发达,特别是大脑无_____。

【答案】双重;大脑皮质;新皮质

12.植物激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而动物激素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与植物激素相比,动物激素的不同在于_____、_____、_____以上三点。

【答案】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动物激素的种类比植物激素多;动物激素的特异性远比植物激素的特异性高,而且每种激素一般只作用一定的靶器官成靶细胞而不会对其他器官或细胞发生直接的影响; 动物有专门产生激素的器官一一内分泌腺

13.树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给_____。

【答案】神经元细胞体

14.中生代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个纪,恐龙兴盛于_____纪,衰灭于_____纪。

【答案】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株罗;白垩

15.植物有两个输导系统,分别是负责运输的_____和负责运输_____的_____。

【答案】水分及无机养料;木质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韧皮部

【解析】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又称输导组织,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复合组织,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两部分。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軔皮部,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

16.免疫机制有两种:_____和_____。

【答案】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17.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很复杂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灭绝几个方面。

【答案】变异;选择;隔离

18.哈迪-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以下五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代遗传中稳定不变。

【答案】种群足够大、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没有基因交流;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

三、简答题

19.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细胞质的分裂有何不同?

【答案】(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在两极中间形成一个由肌动蛋白微丝和肌球蛋白构成的环带,微丝收缩使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将细胞横缢成两个子细胞。

(2)植物细胞在赤道面的中央微管密集形成成膜体,含多糖的小泡在成膜体处彼此融合形成细胞板,细胞板不断向外延伸,达原来的细胞壁,将细胞分割成两个子细胞。

20.生物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案】(1)特定的组成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所组成的。

(2)新陈代谢,在生活的生物体和细胞内存在着无休止的化学变化,一系列酶促反应组成复杂的反应网络,这些化学反应的总和称为新陈代谢,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得自由能来驱动化学反应。

(3)稳态和应激性,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条件被限制在一个很窄的幅度之内,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以保持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这一特性称为稳态;体内或体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都可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生物体能感受这些变化,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这一行为称为应激性。

(4)生殖和遗传,任何一种生物个体都不能长久存活,它们通过生殖产生子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生物界有多种生殖的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将全部遗传信息通过细胞从亲代传递到子代。

(5)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是细胞体积或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

(6)进化和适应,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