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联合培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825普通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传粉。
【答案】传粉是指花粉粒由花粉囊中散出,经媒介的作用而传送到柱头上的过程。
2. 年龄组成。
【答案】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 大进化。
【答案】大进化又称宏观进化,是指物种和种以上的高级分类群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进化模式、进化趋势和进化速率。
4. 营养素。
【答案】营养素是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5. 本体感受器。
【答案】本体感受器是指感受自身肌肉、腱、关节的张力和运动的器官。能感受自身姿态、运动;不会适应(习惯化);对刺激敏感。
6. 顶端优势。
【答案】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分泌抑制腋芽生长的激素而导致只有顶芽更易生长的现象。
7. 平行进化。
【答案】平行进化是指两个或多个系谱,因有大体相近的进化方向而分别独立地进化出相似的特征。
8. 生物净化。
【答案】生物净化是指生物体通过吸收、分解和转化作用,使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过程。生物净化过程中,绿色植物和微生物起重要作用。
二、填空题
9. 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其树干的生活组织可通过周皮上的_____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皮孔
10.将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_____。
【答案】乙烯
【解析】乙烯是存在于成熟中的果实、茎的节和失水的叶子中的气体物质,容易在细胞、果实间扩散。乙烯具有促进果实的成熟和其他衰老过程的功能。
11.含副交感的脑神经是哪三对:_____、_____、_____。
【答案】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
【解析】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为脑部和骶部。脑部的中枢位于脑干内,称为副交感核,发出纤维走行在第3、7、9、10对脑神经内,即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12.碱基一类是_____,单环分子;另一类是_____,双环分子。
【答案】嘧啶;嘌呤
13.从湖泊到森林经历的5个演替阶段依次是裸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群落(或稳定的森林群落)阶段
14.社群成员相互间具_____关系;鸟类及兽类社群中,成员间往往根据实力建立起_____的关系。
【答案】分工合作;等级序列(优势等级)
15.果实就是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构成的。
【答案】果皮;种子
16.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_____中。
【答案】有色体
17.生态学可以分为两大分支:即个体生态学和,根据研究对象的层次,后者又可分为_____、和_____。
【答案】群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解析】生态学是指研究生物、人类和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18.视锥系统对光的敏感度_____,辨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_____。
【答案】低;强
三、简答题
19.候鸟迁徙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鸟类迀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是鸟类的一种本能行为。
(1)鸟类迁徙的原因
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的变化,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和热带的旱季,经常会出现食物的短缺,从而迫使鸟类种群中的一部分个体迁徙到其他食物丰盛的地区。这种行为最终被自然界选择的力量固定下来,成为鸟类的一种本能。
(2)迁徙的意义
迁徙使鸟类始终生活在最适的气候里,并有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鸟类强烈的代谢;
为鸟类养育后代创造了最合适的条件;
使鸟类的活动空间大为扩展,有利于鸟类的繁殖和争夺占区的行为;
提供了鸟类种群向新的分布区扩散以及不同个体间接触和交配的机会,因而在进化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自动平衡,使鸟类避免气候的悬殊。
20.简述人体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方式。
【答案】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有以下方式:
(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粘膜。皮肤表面的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真皮、溶菌酶都能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2)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以对付任何侵犯人体的病原体,这种反应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非特异性反应包括局灶性炎症反应,补体系统和干扰素。
2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的方式有哪几种?并说明其基本过程。
【答案】(1)化学通讯的含义:细胞可以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蛋白质或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至细胞外,这些化学物质作为化学信号作用于其它的细胞(靶细胞),调节其功能,这种通讯方式称为化学通讯。
(2)化学信号的分类:化学信号根据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化学信号和水溶性化学信号两大类。所有的化学信号都必须通过与受体结合方可发挥作用,水溶性化学信号不能进入细胞,其受体位于细胞外表面。脂溶性化学信号可以通过膜脂双层结构进入胞内,其受体位于胞浆或胞核内。
(3)化学信号转导途径的基本过程:包括3个阶段:信号接受、信号转导和响应。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使受体分子发生形状上的改变,一个受体活化另一个受体,引起连续效应。最终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