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是利用蒸发压力,感温包内压力与()的变化来控制阀孔开启度 弹簧力。 冷凝压力。 排气压力。 中间压力。
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19世纪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洋纱大量进口,解决了中国乡村手工织布业原料不足的问题,促成洋纱土布的生产。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的顽强性。 B.洋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 C.传统手工业的振兴。 D.近代纺织业的兴起。
“以中国之大,乃重受其(通商)害者何哉?病在讲求商务之无人耳,推其缘故,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反能病商。„„通商大埠及内地集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近代商务衰败的原因在于政府对商业的不利影响。 B.中国纺织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已为外国厂商所占领。 C.近代商业要顺利发展需要有一批近代的商业人才。 D.对外通商是官场腐败和人民生活困苦的主要原因。
迈斯基所著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据俄国海关统计,1891年至1908年期间,由俄罗斯输出到蒙古的货物总值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而同期由蒙古输入俄罗斯的货物总值却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六。对此状况合理的解释是() A.近代中国经济竞争力有一定提升。 B.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化进程缓慢。 C.中国内地市场为英美两国所占领。 D.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阻碍其对外贸易。
辛亥革命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依然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些晚清重臣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较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