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9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测量误差
【答案】测量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实测值是实际测量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所获得的测定值,也称实测分数X 。真值是被测量的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规模的取值,也称真分数r 。两者之差即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分数E 。测量误差可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种测量结果不一致,它对测量的信度、效度都有影响;后者又称恒定误差,由稳定因素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
2. 人事测评
【答案】人事测评是指根据职业或工作的要求,通过各种测量手段,对人的素质适合事的程度进行评价的过程,其目标是实现人与事的最佳匹配。人事测评的基本假设是:事与事不同,人与人有差异,事不能不择人,人不可能适合干任何事,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其条件之一就是要使人与事匹配。人事测评常用的方法包括履历评判、答卷考试、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业绩考核等。主要考察受测者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素质。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中,人事测评是人员招聘、选拔任用、培训、考核、晋升、绩效控制与激励等的重要手段,此外,在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组织文化与团队建设方面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 信度
【答案】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是信度,有时也称测量的可靠性。其测量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含义是在实得分数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真分数的变异决定的。信度是衡量一个量表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4. 人格测验的Q 分类法
【答案】人格测验的QW 分类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逊(1953)创立的一种测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自我观念、人格适应、身心健康等方面。这种方法是给被试看很多张(如100张)描述人格词语的卡片,要求被试按照卡片上词语所描述的人格特质,与自己进行对照,并分成1〜9个等级。根据所排列的描述与适合程度可以测量自我概念。该方法也可用来鉴别人格特质的个别差异。
5. 信度与效度
【答案】信度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或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有时也称测量的可靠性。信度是衡量一个量表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
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或正确性,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效度是对测量工具的最基本的要求。效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测验越有效。
6. 格塞尔发展量表
【答案】格塞尔发展量表亦称“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耶鲁量表”,其适用年龄范围是4星
,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学及医学的儿科研究等实践领域。期至6岁(后来修订为从4星期到3岁)
,涉及智慧、刺激的组织、关该量表从四个方面对婴幼儿的行为进行测查:①适应行为(应物能)
,分为大动作行为(包括姿势反应、头的平衡、坐、系的知觉、觉醒程度等;②运动行为(动作能)
;立、爬和走)和精细动作行为(包括在精确地去接近、抓握和玩弄一个物体时,手及手指的使用)
,包括听、理解语言和表达能力;④个人一社会行为(应人能),包括儿童③语言行为(言语能)
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如对喂食、穿衣、大小便、游戏的反应。
7. 效度
【答案】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或正确性,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其测量定义为,在一列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由所要测量的变因引起的有效变异)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效度是对测量工具的最基本的要求。效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测验越有效。
8. 离差智商
【答案】离差智商是以某一年龄段内全体人的智力分布为正态分布,以该年龄组的平均智商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求得的个体在智力测验中的标准分数,表示与同年龄组的人相比,某个体智力水平的高低。它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智力发展水平测量指标,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中首创。离差智商的平均数通常为100, 标准差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为15, 在斯坦福一比内量表中为16。其表达式为:离差智商=100+15Z或=100+16Z。与比率智商相比,其优点是同样的智力分数在任何年龄水平上都代表同样的相对位置,不再受各年龄水平智商变异性不同的困扰。若有了变化,便可判定人的智力有了变化。离差智商在智力测验中已取代比率智商而被广泛使用。
9. 标准九
【答案】标准九是根据标准Z 分数的公式衍化而来的一种标准分数。它将全部分数排在1分〜9分之内,均数为5, 除两端外,标准差为2。其计算公式为:标准九分=5+2Z。标准九已日益广
泛地用于解释能力和学绩测验的结果。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适合用简单图表方式比较两种测验结果;只有一位数,计算机穿孔卡上可打成一行。其缺点是不够精密。
10.自评量表
【答案】自评量表指受试者根据量表的题目和内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答案作出判断的评定量表。
二、简答题
11.简要介绍罗夏克墨迹测验。
【答案】罗夏墨迹测验是最著名的投射法人格测验,该测验是由10张经过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的。这些测验图片以一定顺序排列,其中5张为黑白图片,墨迹深浅不一,2张主要是黑白图片,加了红色斑点,3张为彩色图片。罗夏编制的这一墨溃测验法来源于莱格和精神分析派的思想,以知觉与人格之间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关系的基本假说为理论前提。当主试要求被试描述自己在偶然形成的墨溃刺激中“看到了什么”并说出自己的知觉体验时,被试必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反应,在这些反应中,被试会无意地或不知不觉地将真实的自己暴露出来,有时甚至会反映出连自己也完全意识不到的某些人格特征。
12.如何正确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
【答案】在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与概念,任何一个测验都有其编制的特定目的和独特的功能,使用者在解释之前须从其编制手册中,详细了解编制过程的标准化及测验的信度、效度、常模等是否适当。更重要的,
应知道测验能测量什么,不能测量什么,分数在使用上也何限制。
(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
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这三个方面对测验成绩都有影响。因此,应把测验分数看成对受测者目前状况的测量,至于他是如何达到这一状况的,则受许多因素影响。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
为了对测验分数作出确切的解释,只有常模资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效度资料。没有效度证据的资料,只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一个常模团体中的相对等级,不能做预测或更多的解释。即使有了效度资料,在对测验分数作解释时也要十分谨慎。因为测验效度的概化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常模团体和不同的施测条件,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解释分数时,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相匹配的情境中获得的资料。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测验分数不是了解学生的唯一资料,为正确了解其心理特质还需参考其他有关资料。如教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