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烟台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谈谈当代新闻编辑人员的素养。
【答案】新闻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编辑人员不仅应当通晓新闻业务,掌握采访、写作、摄影、编辑和评论的本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高度的责任意识、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执著的探索精神。
(1)高度的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利器,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人员处于把关的地位,操有新闻报道的生杀大权。这就更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仟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
①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要把经济效益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前者要服从于后者,而不能以牺牲后者来换取前者。换言之,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都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的精神。是不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检验编辑人员是否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最显著的标志。
②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求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报道赖以发挥良陛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国,大多数新闻媒体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出现的,新闻真实与否,还涉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真实与否,又涉及对历史是否负责的问题。所以,编辑人员要从政治的高度、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③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求着力消除新闻报道的副作用。
副作用是指随着主要作用的产生而附带发生的不好的作用。这种情况在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编辑人员应该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从新闻的检验到配置,都要尽力消除其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2)广阔的知识视野
①编辑人员要不断扩大关于报道对象方面的知识。这是编辑人员最常用、最急需的知识。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因此,编辑人员必须把这一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全面地、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
②对自己所负责的报道领域的知识,编辑人员一定要注意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力求成为这方
面的专家。同时编辑人员应当不断关注新兴的知识,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
③编辑人员还要注意了解周围媒体和受众的情况,应当动态地而不是静止地掌握受众的情况,以便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法不断适应受众的需要。
④编辑人员还要懂得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交往的增加,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掌握外语的重要性。至于懂得计算机的一般知识,则是编辑工具电子化的必然要求。
(3)执著的探索精神
①新闻报道作为一个总体概念,其内涵的构成是多元的,又是通过一定的载体以集合产品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的。各类新闻内容如何整合,如何出新,都会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探索应当全方位展开,整体推进。
②在探索中,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及时捕捉新闻的生长点,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
③探索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高度的责任意识,广阔的知识视野,执著的探索精神,是当代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修养。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编辑人员所处的层级越高,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新闻媒体总编辑的综合素养应该为全体编辑人员作出表率。
2. 版面在报纸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版面
版面是各类稿件在媒体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媒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媒体视觉形象的载体。作为用户第一接触的对象,媒介版面对于读者、对于媒介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媒介版面既是传递新闻信息的最佳载体,又是媒介赢得用户的利器。
(2)版面的功能
从理论上说,媒介版面应该具有三种功能:导读功能、导向功能、标志功能。
①导读功能
导读功能指媒介版面引导与方便用户阅读的功能。广义上的导读功能是对所有版面而言的,如版面的编排结构合理,标题、文字、图片、色彩、线条等运用恰当,引导与方便读者选择和阅读; 狭义的导读功能专指报纸第一版或网站导读页开辟导读窗口,向用户展示整个报纸或网站的精彩内容,方便与引导用户浏览和阅读。
②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指媒体版面以特殊的版面语言表现立场、态度和感情的功能。编辑通过版面编排传递给用户某些信号,希望用户按照编辑的意图去关注某些内容,接受某种观点。新闻传播的舆论引导功能从版面的角度而言,也是由此实现的。版面的表态是间接的、含蓄的。版面编辑将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投入了对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布局结构这类构成“版面语言”的要素的运用中,通过这些要素的组合与设计,来实现引导舆论的功能。
③标志功能
标志功能指版面能展示媒体的特色和个性,使其与同类媒体相区别的功能。媒体的定位不同,编辑方针不同,体现在媒体版面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版面形象。好的版面具有形象标志的功能,可以让用户不看媒体名称就能从众多媒体中一眼认出它,而且对之怀有感情。
媒体版面的标志功能,是在媒体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并确定的,比如版面的结构特点、标题设计的规则、稿件多少与篇幅长短的规定、版面图片的规定、色彩运用的规则等,都不应是版面编辑随心所欲的产物,而是在媒体纸设计时直至长期的办报实践中形成的规范化的操作。
3. 什么是编辑方针? 制定编辑方针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案】(1)编辑方针的含义
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是根据媒介定位与发展战略对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媒介的受众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水准和风格特色,是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媒介的编辑方针为媒介新闻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
任何新闻媒介都要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确定媒介定位和发展战略。媒介的发展战略通常概括为办报(台)方针,这一方针对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和新闻传播的立场、原则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是指导媒介一切工作的基本纲领。而新闻编辑方针则结合媒介的特性,将办报(台)方针具体落实到编辑工作中,进一步规定编辑工作中的传播对象、工作目标和操作水平。
(2)编辑方针的具体内容
①媒介的受众对象
受众是新闻编辑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而且受众正逐渐成为现代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媒介的受众对象是根据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以及媒介市场竞争的需要确定的。媒介产品的设计要针对具体的受众对象来操作,因此编辑方针首先要规定媒介的目标受众。
目标受众是编辑希望其能够成为媒介消费者的人群。受众的结构往往是多元组合。编辑方针不仅要确定目标受众的总体范围,还要进一步规定受众群中的主体是哪类人,次要的受众又是哪类人。
(2)新闻传播的内容
新闻传播的内容是指媒介新闻传播的总的报道面有多大,具体而言,包括报道对象的分布有多广、报道的领域有多宽、报道的区域有多大等。
①媒介新闻传播的内容是由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和受众对象的需要决定的。编辑方针对传播内容的规定,将直接指导媒介产品总体规模和内部结构的设计,如报纸版面的分工、栏目的设置都与此有关。
②传播内容的确定还与媒介的功能定位直接相关。决定媒介传播内容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媒介主办者即媒介所有者和经营者希望媒介所具备的功能。媒介的功能定位有主次之分。
③媒介的功能定位的多元结构组合,决定了媒介的传播内容也是一种多元结构组合,编辑方针要对内容的范围、层次和重心作出明确规定,既要纵观全局,又要分清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