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传媒经济学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从注意力到影响力的转化机制是什么? 怎样理解“传媒产业的价值本质是影响力经济”?

【答案】(1)从注意力到影响力的转化机制

①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不对称性越加剧,争夺注意力资源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但是,单纯的注意力资源凝聚并不足以产生对目标受众群体乃至社会的影响力。

②急邃变动的社会现实,呈爆炸态势的海量超出了人们头脑中“文化地图”的有效定义范围,人们强烈地需要专业人士为那些超出自己经验范围的新闻事件提供有关确定其意义方位的“文化地图”。要求媒体从总体的联系和结构上把握新闻事实,把新闻事实“还原”到其现实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发展中去。

③提供特定信息和情绪体验的媒介内容产品,本质是塑造人类社会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意志。就从注意力到影响力的转化机制而言,广告与媒介内容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

(2)关于“传媒产业的价值本质是影响力经济”的理解

①学者喻国明认为,传媒对于市场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其所凝聚的那群具有某种社会行动能力的人了解社会、判断社会乃至做出决策、付诸实践的信息来源和资讯“支点”。换言之,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的受众,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地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②无论是媒介内容还是广告,其本质都是通过特定的传播过程凝聚起相关的社会注意力资源,再把这种注意力资源转换为社会行动或者消费层面的影响力。

2. 试列举具体案例说明传媒资本运营的开放性、资本形态多样性和结构优化等特性。

【答案】(1)传媒资本运营开放性

①资本运营是一种开放式经营,要求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资本,以较少的资本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企业不仅关注内部自有资源,还利用一切融资手段、信用手段扩大利用资本的份额,使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起来进行优化配置,以获得最大的价值增值。②传媒资本运营,是将传媒所拥有的可经营性资产,包括和新闻业有关的广告、发行、印刷、信息、出版等产业,也包括传媒所经营的其他产业部分,都视为有经营价值的资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运作,优化传媒资源配置,扩张传媒资本规模,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③通过资本运营(发起设立、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能够将传媒集团创造利润的主营业务同非主营业务的资产有效结合,盘活不良资产,激活无形资产,从整体上提升集团资产的运作效率。

④通过资本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建立新的体制平台的有效手段。在新的体制平台上,建立适应现代传媒竞争态势的运行机制和传媒组织文化,更有助于我们应对来自国外传媒巨头的威胁与竞争。

(2)传媒资本形态多样性

传媒资本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①人才资本。传媒产业本质上是智慧密集型产业。在国外一些运作良好的电视台、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就是节目的标志,是节目运作的核心,这种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被称为“主持人中心制”或“明星主持人制”。

②实物形态资本。如传媒业各部门的办公大楼、广播电视业部门的节目制作设备及传输设备、信号播出设备、接收设备等。

③价值形态资本。传媒资本中的价值形态资本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货币资本; 一类是金融资本。后者主要包括:a. 传媒产业部门为获取盈利而购买的各种债券和股票; b. 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给传媒的投资; c. 传媒产业部门可以利用或能够利用的各类社会闲散资金与传媒资本相融合而形成的资本。

④无形资本。无形资本指具有资本特性的无形资产,核心是商誉,还包括企业经营机制、管理能力、关系渠道、营销网络、频道资源、栏目品牌、节目形式等。

(3)传媒资本结构优化

对企业内部资源结构如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的优化,实业资本、金融资本和产权资本等资本形态结构的优化,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结构的优化,资本运营过程的优化等。

3. 如何比较几种市场结构的产业绩效?

【答案】(1)不同市场结构的经济效率是有差别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竞争的程度越高,经济效率也越高,反之亦然。

(2)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绩效可以是从综合的角度来评估的,包括以下一些维度:配置效率、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公平、文化目标和观点多元化等。

①配置效率

这是指以一种最优方式分配资源来生产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完全竞争是有配置效率的,因为它使总剩余,即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

②生产效率

这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行业的产量很大,而生产总成本却很低。完全竟争厂商的生产效率是最高的。

③技术进步包括发明与创新

它是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垄断者在长期内可能享有的正经济利润会激励垄断者以外的厂商去发明与创新,从而也获得攫取这些利润的机会。

④公平与收入分配效果有关这一般会牵涉到价值判断。一般情况下,由于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低于寡头垄断下的价格,寡头垄断厂商长期享受经济利润,所以垄断竞争通常对消费者更加公平。

⑤文化目标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也不可能去服从这样的目标,这样做将会带来负经济利润。不过,由于正的经济利润带来了闲置资源,垄断者反而更愿意服从此类压力。特别是当它的垄断地位本来就依赖于管制规则时。

③媒介产品之间的差别显而易见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媒介产品之间的差别常常是显而易见的,无须太过担心。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都向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市场上有大量的杂志和几乎无限的图书可供选择。但是在寡头市场上,所提供的产品种类很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少

4. 2008年12月22日,新浪公司和分众传媒集团宣布双方达成协议,新浪将合并分众旗下的户外数字广告业务。根据协议,新浪将增发4700万普通股用于购买分众传媒旗下的分众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等业务相关的资产。分众传媒将保留其互联网广告业务、影院广告业务以及传统户外广告牌业务。

试结合双方原来的业务范围与竞争优势分析这次并购为并购双方及相关领域带来的影响,以及并购中潜在的可能风险有哪些。

【答案】(1)此番并购有利于于消除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买方公司的垄断实力或形成规模效应。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公司与最大的楼宇广告的组合,将成就一家真正的广告媒体巨头。

①分众的发展态势:近几年来,通过连续的并购,分众传媒己经形成了特定群体较高的覆盖率,其楼宇电视确有其模式卜的合理性,没有内容成本。广告主则只需要将电视广告交付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广告,其广告客户与门户网站类似。但问题是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已经让广告受众和广告主的选择更趋多样化。

②对新浪而言,数个季度以来,新浪、搜狐等传统的门户网站,其广告业务的增速虽然仍保持较高速度,但己经不像原来那样每年保持100%以上的高增速。而专业网站和门户频道之间的竞争也趋于激烈。特别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广告主大幅缩减投放之后,新浪需要一个新的广告平台。

③如果收购分众,新浪除犷拥有汽车、房地产、金融以及工T 等传统的互联网广告客户之外,还将参与更加广泛的广告大战,其客户服务能力大大增强。多媒体策略可以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立体资源的服务,以便更好地对线上线下广告客户进行资源整合。

④对业界而言,新浪合并分众户外数字广告业务意味着强强联合,新浪将线上广告业务拓展到线下,有利于增强广告资源的整合能力,满足广告主整合营销传播的需要。相比单纯的线上广告或线下广告,整合后的新浪的广告资源更加有吸引力,在竞争中将处于更加有力的地位,对其他传媒公司构成严重威胁。

⑤新浪的并购行为可能会引领中国传媒业并购的趋势,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推进我国传媒业的整合重组,改变传媒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