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图中的自由度
【答案】相图中的自由度是指在相平衡系统中,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而不引起旧相消失或新相产生的独立变量。
2. 反应扩散
【答案】反应扩散是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过程。即在固态扩散的过程中,如果渗入元素在金属中溶解度有限,随着扩散原子增多,当渗入原子的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则形成不同于原相的固溶体或中间相,从而使金属表层分为出现新相和不出现新相的两层的过程。
3. 热塑性和热固性高分子材料
【答案】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黏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按其性能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其中,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可溶、可熔;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不溶、不熔。利用加热和溶解的方法可将热固性和热塑性材料分辨出来,常用的识别高分子材料的简便方法有经验法、燃烧法、溶解法、仪器分析法等。
4. 晶格常数
【答案】在材料科学研宄中,为了便于分析晶体中粒子排列,可以从晶体的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通常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晶格常数指的就是晶胞的边长,也就是每一个立方格子的边长。沿晶胞边方向且长度与边长相等的矢量称为晶胞基矢,分别用a 、b 、c 表示。晶格常数是晶体物质的基本结构参数,它与原子间的结合能有直接的关系,晶格常数的变化反映了晶体内部的成分、受力状态等的变化。
5. 空间点阵
【答案】为了便于分析研宄晶体中质点的排列规律性,可将实际晶体结构看成完整无缺的理想晶体并简化,将其中每个质点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质点,称之为阵点。这些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6. 中间相
【答案】中间相是指合金中组元之间形成的、与纯组元结构不同的相。在相图的中间区域。
二、简答题
7. 定性比较陶瓷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量的高低,并从材料中结合键的角度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答案】(1)三类材料中,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最大,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次之,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最小。
(2)原因:材料弹性模量的大小取决于材料中结合键的强弱。①陶瓷材料由很强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故其弹性模量很大;②金属材料由较弱的金属键结合,故其弹性模量较小;③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中为很强的共价键,但分子链间由很弱的二次键结合,故其弹性模量很小。
8 设在简单立方晶体中有一个位于滑移面ABCD 上的位错环abed , 其柏氏矢量b 、所受切应力.
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位错环abed 中各段位错线的类型。
(2)画出位错环abed 移出晶体后晶体所产生的滑移量及所产生变形的方向。
图
【答案】(1)位错线ab 和位错线cd 的方向矢量都和其柏氏矢量b 垂直,故它们属于刃型位错;而位错线be 和位错线da 的方向矢量都和其柏氏矢量b 平行,故它们属于螺型位错。
(2)位错环abed 全部移出晶体后,晶体会产生宽度为一个柏氏矢量的滑移量,所产生变形的方向与切应力t 的方向一致,如图2所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