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最能说明“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水平,不仅有助于个体的成就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理论是( )。
A. 麦克里兰德的成就动机观
B.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C.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D. 韦纳的归因理论
【答案】A
2. 强调应该研究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的学习理论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同化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3.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桑代克
D. 班杜拉
【答案】A
4.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考点】知识的分类。
【答案】A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是“有关……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知识是什么”的描述,因而是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选A 。几乎是一样的题目在2007年考试中也考到了。
5. 哈洛著名的( )实验是学习定势说的证据。
A. 小鸡觅食
B. 梯形
C. 水下击靶
D. 猴子辨别学习
【答案】D
6.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卜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
A 服从水平
B. 依从水平
C. 认同水平
D. 内化水平
【答案】选C 。
【解析】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社会规范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因此,答案选C 。
7. 教育心理学就学科性质而言是( )。
A. 应用学科
B. 纯理论学科
C. 主要是理论,次要是应用
D. 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答案】D
8.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
A.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正比
B.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反比
C.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线性关系
D.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倒U 型曲线关系
【答案】D
9. 下列关于学习的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B. 学习过程中要经多次尝试和错误才能找到正确的联结
C. 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D. 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可是直接的,也可是间接的
【答案】D
10.掌握“角”概念后,“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些。这因为在学习中发生了( )。
A. 垂直迁移
B. 远迁移
C. 水平迁移
D. 近迁移
【答案】A
二、辨析题
11.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
【答案】此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且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是对各种教学法及其理论依据和结构所作的纲要式的描述。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框架,它从宏观上把握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 它也是一种活动程序,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用的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按照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区分来命名的,如讲授、谈话、演示、练习、讨论、实习等,都体现一种教学活动,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来代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