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国家旅游组织
【答案】按照世界旅游组织所作的有关解释,国家旅游组织是指一个国家中为中央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机构。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家旅游组织。
上述定义表明,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凡是为中央政府所认可,全面负责对全国旅游发展行使管理的组织机构,皆可称之为该国的国家旅游组织。这意味着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能不是政府机构。综观世界各国的情况,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大致上可划分为三类:
(1)由国家政府直接设立,在编制卜作为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或机构。如美国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下设旅游事务署;
(2)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执行全国性旅游行政事务的半官方组织。如加拿大旅游委员会;
(3)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行使旅游行政管理职能的民间组织。如德国和新加坡的国家旅游组织都是由这种民间组织兼任。
2. 旅游收入
【答案】旅游收入是指在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旅游收入通常细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两个指标,含义如下:
(1)国内旅游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内某一特定地区在给定时期内因接待国内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指给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接待入境来访的国际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3. 旅游上层设施
【答案】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兴建这些服务接待设施的初衷就是为了用于接待来访旅游者。如果没有外来旅游者,这些设施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上层设施主要包括宾馆饭店、旅游问讯中心、旅游商店、某些娱乐场所等。旅游上层设施的解释与划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标准。依据旅游者对有关设施的依赖程度,将那些对于旅游者来说虽然可能也很重要,但并不是非依赖不可的娱乐服务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依据有关设施的建设特点,将建造于地表之上的各类
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
二、简述题
4. 简述并解释我国目前对出境旅游类别的划分。
【答案】出境旅游指出国旅游,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旅游管理工作的需要,国家旅游局目前将我国国民的出境旅游一般界定为我国公民的自费出境旅游。
(1)出国旅游
出国旅游是指我国公民自己支付费用,在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经国家批准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我国公民目前的自费出国旅游是从最初的出境探亲旅游逐渐发展而来。
(2)边境旅游
边境旅游是指我国公民在获准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从指定的边境日岸出境,到邻国指定的边境区域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这种边境旅游活动的开展,始于1987年丹东市所组织的前往朝鲜新义州的“一日游,,活动。
(3)港澳台旅游
港澳台旅游最初是指我国内地居民在获准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香港和澳门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但后来也包括我国内地居民赴港澳的自由行。2008年,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内地居民赴台湾旅游也正式开始。
5. 简述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答案】旅游动机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是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麦金托什提出,由众多具体需要所导致产生的旅游动机实际上可划作四种基本类型。麦金托什关于旅游动机基本类型的这一划分后来广为人们所引用。这四种基本类型的旅游动机包括:
(1)身体方面的动机
这方面的动机所反映的需要包括度假休养、参加体育活动、海滩消遣、娱乐活动,以及其他直接与身体保健有关的活动。
所有属于这方面的旅游动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通过开展与身体保健有关的活动去消除紧张。长时期的工作压力、城市环境的喧嚣、快节奏生活的紧张、各种日常应酬的繁琐等等,所有这一切不仅会造成人们身体的疲劳,而且会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心理上的紧张。这不仅有损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利于工作。因此,人们会为了解除身体的疲劳、消除精神的疲惫和心理压力而产生外出旅游度假的动机,通过到异域的宽松环境中开展与身体锻炼和保健有关的活动去消除身心紧张。
(2)文化方面的动机
属于这方面的旅游动机所反映的需要特点是,都希望了解异国他乡的情况,包括了解该地的
音乐、艺术、民俗、舞蹈、绘u 及宗教等。基于这类动机而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被称之为文化旅游。国外也有人把基于这类动机的旅游活动称之为“软探险”旅游。
(3)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这是人们出于为了满足自己开展社会交往,保持同某些异域人群的接触这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动机类型,包括希望深入异国他乡去接触当地民众、探亲访友、逃避惯常的微社会环境、结识新朋友等等。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这方面的旅游动机主要涉及追求个人成就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属于这类动机的旅游活动包括洽谈商务、出席会议、考察研究、追求业余爱好以及外出修学等等。旅游者希望通过这类旅游活动的开展实现自己为人承认、引人注意、受人赏识、获得好名声等愿望。
三、论述题
6. 你认为应如何保护旅游资源?
【答案】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可分为被动式保护和主动式保护两种。这种消极保护与积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际卜也就是“治”与“防”的关系。显然,对旅游资源实施保护的具体原则应当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段,强化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针对自然作用的危害
①对于因自然作用的原因而可能带来的危害,旅游资源管理者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例如,西安己将秦俑坑和半坡遗址等古迹辟为室内展览馆,以减小自然风化作用的影响。
②对于容易遭受鸟类危害的古建筑,在有关部位架设防鸟的隔离网罩等做法也都是积极防护的成功尝试。
③对于因条件限制不易采取类似措施的旅游资源,则应经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
(2)针对旅游者方面的原因
①加强该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接待能力饱和将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一旦出现“人满为患”这种接待量超负荷的情况,便应采取要么提高价格、要么设法将游客引流分散至其他参观点、要么控制来访游客进入数量等选择措施,因为在这种时候,对旅游资源的安全威胁最人。
②对于重要的文物建筑及珍稀动植物等旅游吸引物,应架设隔离装置,避免游客触摸攀爬。对违反规定的参观者要予以制止,并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给以罚款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3)针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原因
对于因当地居民和旅游业者的行为失当而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除应加强对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由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效用的特点,人们不宜指望能制定一套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