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702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价值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分析,主要是指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提供的信息是评价性的。政府所做的往往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基本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公共政策的倡导、评价功能,决定了价值研究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突出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出,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在追求着某种价值目标。价值目标越大,越是同活动主体的需要相一致,人们所激发的潜能也越大。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为社会不同群体的实践活动提出行动导向。离开了导向,就失去了政策存在的意义。
2. 孔多塞悖论
【答案】投票循环或投票悖论是指在采用过半数规则时,投票过程的次序至关重要,不同的次序会产生不同的选择结果,各种政策方案,都有可能被通过的现象。包括:①孔多塞悖论,是指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是有效的; 而当面对三个或更多个的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即在多数票规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而是在各种选择中循环。②阿罗悖论,又称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不可能存在一种社会选择机制,能够使个人偏好通过多数票规则转换为成社会偏好。
3. 政府
【答案】政府是一个国家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一般地,将政府称为第一部门。政府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②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 ③它在提供物品(或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目的:④通过合法地行使强制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4. 非正式评估
【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5.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
决途径存在本质性的缺陷。一方一面,在市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市场保证经济效率的上述优势也就或多或少地要打一些折扣;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不完美的市场造成效率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在促进另一个价值标准——公平的实现方面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与效率损失、公共物品与效率损失、外部效应与效率损失、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6. 对策论
【答案】对策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从而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
7. 公共物品
【答案】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或多或少具有下面两个特征的物品(或服务),包括的内容有:①个人很难拥有排他性的占有和支配该物品(或服务)的权力; ②个体对该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一般并不或者很少会减少其他个体消费该物品(或服务)的可能性。与之相对,私人物品则是指那些基本上不具备上述两种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的上述两个特征意味着,个体很难向那些消费这些物品的其他个体收取因提供这些物品而应当获得的合理补偿。其结果必然是降低了个体在提供这些公共物品方面的激励。这样,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或多或少地对公共物品具有需求; 另一方面,在没有市场之外的其他途径参与这些物品生产的情祝下,市场并小能保证这些物品一定能够被生产出来。这显然意味着效率的损失。
8. 利益落实
【答案】利益落实是指在分配利益时,满足一部分利益群体的合理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利益群体能否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获得应有的利益,这不仅是相关的利益群体关心的事,更应该是政府关心的事。政府的政策主体地位,需要其主动地把政策内容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应有的政策效果,即从本质上讲,使得分配的利益到位。
9. 政策问题论证
【答案】政策问题论证是指在构建政策问题过程中,围绕政策问题,通过科学于段、有针对性地证明该问题的性质的过程。政策问题的论证可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功能论证和小论证。
10.强制性工具
【答案】强制性工具又称指导性工具,是指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指导的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使用该工具,没有给目标群体留下多少自由决定的余地,具体的形式有:管制、公共企业、直接提供。
二、简答题
11.你认为在民主政体中,公共管理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你是否同意黑堡宣言的作者对公共管理者角色的描述,为什么?
【答案】(1)在民主政体中,公共管理者应该扮演的角色具体如下:
公共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虽有许多相吻合之处,但公共管理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这些特质,决定了公共管理者要承担与一般管理者不同的角色。在民主政体中,公共管理者除扮演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外,还扮演着保卫和提倡民主价值与公共利益的特殊角色。
(2)对黑堡宣言中公共管理者角色描述的看法
赞同黑堡宣言中对公共管理者角色的描迷,黑堡宣言认为,公共管理者应该扮演的角色有: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 人民受托者的角色; 贤明少数的角色; 平衡轮的角色; 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3)赞同的原因
对黑堡宣言中公共管理者角色的描述表示赞同的原因在于,这一描述体现出了公共管理者与一般管理者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山公共管理活动与一般管理活动的差异决定的。公共管理活动与一般管理活动的差异在于:
①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公共管理不可避免地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 私部门或组织的管理,在很大程度卜也是权威的行使,但这种权威非政治权威,非公权力的行使,可称之为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
②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一般来讲,政治越民主的国家越注意政治权威的分立与制衡; 私部门的管理,也受到外在各种权威的影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与公共管理是不同的。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复杂的政治界面,而工商企业或私部门管理则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③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公共管理应当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否则,公共管理者便成为私利的谋取者,而不是公益的信托者; 私人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但企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④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施政应受法的约束,确立了法律优位和法律保留的原则。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其更多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
⑤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异之处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
a. 垄断与市场。私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有竞争者; 而公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只有一家,公共部门往往缺乏竞争的压力。
b.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陛; 而私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私人产品,是可以分割的、排他的,价格也是可以衡量的。
c. 自由与依赖。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可以自由选择; 而公共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