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0岁,农民,腹痛、腹泻半个月,粪便4~8次/天,量多,暗红色,有腥臭,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无发热,左下腹隐痛。粪便镜检:WBC+/HP,RBC+++/HP。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菌痢。 血吸虫病。 弯曲菌肠炎。 阿米巴痢疾。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 A.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多。 B.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C.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增多。 D.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 E.乙酰胆碱抗体数目减少。
大椎穴位于()。 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二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四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引起震颤麻痹的部位是() 纹状体。 黑质细胞。 红核。 小脑。 脑干。
患者女,25岁,因“皮肤反复瘙痒、渗出20年”来诊。变应性鼻炎病史12年。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颈部、肘窝、腘窝、背部均有苔藓样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湿疹。 特应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 皮肤淀粉样变。
患儿男,9岁,因“双侧颌下肿痛4d,腹痛伴呕吐6h”来诊。查体:双侧颌下包块3.5cm×1.5cm,压痛,无波动感;腹软,上腹部轻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