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卫生毒理(医学高级)题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2003年3月某县发生了一起七日内三次家庭食物中毒。首次食物中毒发生于3月2日晚时,A某一家除其子因上学于当日下午5时离家去学校食宿外,其余一家三口均在食用新蒸馍后约1小时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经村卫生院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0时左右症状缓解,未予特别注意。3月3日晚7时,A某一家三口于晚饭后约1小时再次发病,症状与第一次基本相似,3月8日A某及其子一家四口在食用新蒸馍后发生第三次食物中毒。第三次食物中毒发生后患者被送往医院,并报告卫生部门。调查发现,进食新蒸馍后发病,潜伏期大约1小时左右。人与人不传染,发病症状相似。制蒸馍的麦子有发霉现象。可初步诊断为()。

A . A.黄曲霉毒素中毒
B . 亚硝酸盐中毒
C . 青霉中毒
D . 赤霉病麦中毒
E . 棉酚中毒
F . 含氰苷类食物中毒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3个。 4个。 5个。 6个。 7个。 员工收到《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收到通知书之日起()天内书面告知公司是否续签 A、7。 B、10。 C、15。 D、30。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药学技术人员。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某公司按CIF ROTYERDAM向荷兰出口一批空调,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买方应于9月底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保证运输船只不得迟于12月1日抵达目的港。如载货船只迟于12月1日抵达,则买方有权取消合同。如货款已收,卖方须退还买方。合同中的这一条款是否合理?为什么? 《地基规范》规定承台的最小宽度为:() 300mm。 400mm。 500mm。 600mm。 2003年3月某县发生了一起七日内三次家庭食物中毒。首次食物中毒发生于3月2日晚时,A某一家除其子因上学于当日下午5时离家去学校食宿外,其余一家三口均在食用新蒸馍后约1小时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经村卫生院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0时左右症状缓解,未予特别注意。3月3日晚7时,A某一家三口于晚饭后约1小时再次发病,症状与第一次基本相似,3月8日A某及其子一家四口在食用新蒸馍后发生第三次食物中毒。第三次食物中毒发生后患者被送往医院,并报告卫生部门。调查发现,进食新蒸馍后发病,潜伏期大约1小时左右。人与人不传染,发病症状相似。制蒸馍的麦子有发霉现象。可初步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