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大学FS11中外政治思之《西方政治思想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神学政治观
【答案】神学政治观是指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2.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指一种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其代表人物是孔德、斯宾塞。他们打着科学的旗号,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社会现象; 用人类精神的发展来说明人类历史的进化; 用“爱”、“团结”和“社会有机体”等原则来协调两大阶级的对立,要无产阶级安分守己。以此为资本主义现存制度的合理性做辩护。
3. 托克维尔
【答案】托克维尔是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前期热心于政治,之后主要从事历史研究,他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和大革命》等。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民主和平等。他将“民主”看作是平等的趋势,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体现这一趋势。他认为民主与平等是密切相关的,不仅民主以平等为基础,而且民主本身也意味着平等,是一种平等的社会状况。
②自由和平等。在政治哲学中,托克维尔对自由与平等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民主国家,理想的境地是自由与平等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他把自由与平等的完美结合看做是平等在世界各国中的最好形式。
③专制和革命。他厌恶和批判革命,一方面他认为大革命是封建专制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认为大革命会导致新的专制。
4. 神权论
【答案】神权论是指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的国家起源观点。这种观点在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曾用这种观点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在我国古代,神权思想很发达。“天道”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权力说成为来自天命。把帝王称作“天子”说他们是天意的执行者。在外国,神权说,最早发生于古代犹太的神权政治君主国。基督教早期代表也曾提出过这个思想。但是,神权思想的发达却在中世纪。中世
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基督教的势力支配了整个思想界。当时封建主阶级的思想家,在教权与皇权的斗争中,不论是主张教权高于皇权还是皇权高于教权的人,都宣扬神权思想,认为“一切权力来自神”。直到16世纪,一些思想家还力图用神权论证国王的无限权力,把这种理论作为专制君主的护身符。神权论纯粹是从宗教的观点出发,把剥削阶级国家说成是神的意志的体现,用来迷惑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本质的认识,反对被压迫人民起来革命。因而,它从来就是反科学的观点。
5. 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一种欧洲19世纪有影响的政治思想,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以过渡到理想社会。
6. 法治(洛克)
【答案】法治是指“法的统治“,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洛克认为根据政府权力的性质和目的,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即政府只能以正式公布和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只有实行法治,政府的权力才会受到限制,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专制政体与自由根本对立,因此,洛克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不仅反对暴君的专制,而且反对“贤君”的专制。他还认为,自由与法律相互联结,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分权是实现法治原则的根本保证。
二、简答题
7.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
【答案】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流行于10世纪初期,著名代表人物有莫尔、阂采尔,他们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社会。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16、17世纪,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政治思想有如下特点:
(1)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政治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即消灭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美好社会。
(2)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通过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建立人人平等的公有制社会来实现这一社会建构。
(3)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强调首要的是变革社会制度,着眼于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及生产的管理职能,只有通过管理,彻底砸碎原有的或旧的制度才能达到建立新的社会的目的。
(4)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维方式是整体主义、完美主义,他们畅想的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具有理想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特点。
(5)他们提出,人性论是支撑,可以根据环境和永恒的人性对国家制度进行改良和改造。
8. 杰斐逊关于人民主权及人民革命的思想。
【答案】杰斐逊关于人民主权及人民革命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天赋人权思想。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天赋人权,政府基于人民的同意
取得正当权力,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的自然权利。人民拥有革命权,在任何他们认为胜任的事情上都可以行使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的权力,这一权力包括了建立、改变和撤销政府机构的权力。
(2)代议制与人民自治思想。他反对联邦党人对君主制的迷恋和大国不宜民主制的主张,坚持卢梭的民主原则,吸收洛克的代议制思想,倡导代议制民主共和国。主张扩大民主参与,限制总统权力。主张人民自治是代议制的基础和保护,人民自治又以个人自治为前提。保障人民自治的原则是实行人民参政原则和普选制度。
9. 古希腊民主思想是怎样演变的?
【答案】古希腊的民主思想演变有以下几个阶段:(1)来库古在斯巴达人内部创建“平等者公社”。
(2)梭伦以“中庸”为指导思想。(3)伯里克利在雅典执政时期,实行民主制度。(4)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接受了有限的君主原则,主张一种在现实中实行的混合政体。(5)亚里士多德主张公民权利“轮番而治”,认为多数人集体智慧优于个别或少数贤良和专家。
10.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1)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事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他阐述国家的价值在于树立一个至上的绝对的伦理标准,用宗教方式奠定道德对政治活动的意义,但是具有国家的不完善性与功能的局限性。 ①采用了一个价值中性的国家定义,即“一个由所爱的事物一致而联合起来的理性动物的共同体。” ②认为国家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免受攻击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交往等。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
③上帝之城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
④力图使教会从国家的控制下获得独立,免受世俗权威的支配。他还要求世俗政府为教会的神圣使命服务,如维持秩序、镇压异端等。
(2)奥古斯丁国家观的特点:
将其分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他用基督教伦理来解释国家的起源,由于奥古斯丁在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声望,他系统阐述的基督教国家观以及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官方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论述题
11.波利比阿关于古代罗马贵族共和国政体思想。
【答案】(1)波利比阿关于古代罗马贵族共和国政体思想的内容阐述
①波利比阿认为希腊诸邦之所以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都采用了一种纯粹的政体,而罗马不断走向强盛的原因在于罗马人采用了一种混合政体,他们的政体不是历史上六种中的任何一种,他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