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5支终末细支气管组成的肺结构称为() 肺小叶。 初级小叶。 次级小叶。 肺段。 肺腺泡。
女性,47岁。劳力性心悸、气促2年。查体:面部色斑。心尖部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杂音随体位的变化而改变。诊断首先要考虑()。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左房黏液瘤。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52岁,出现刺激性干咳就诊,胸部X线片及CT示:两肺多发结节,最大直径15mm,考虑多发转移瘤。行开胸探查,左肺上叶舌段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梭形细胞瘤。怀疑此肿瘤为间叶组织来源,下列标志物有助于诊断的是() A.laminin。 GFAP。 Vimentin。 CK。 CD68。
男性,23岁。活动后心悸、气短3年,口唇青紫1年。心脏彩超检查:室间隔膜周部可见一直径约2cm的右向左分流束。下列诊治措施中,难以奏效的是()。 及早手术矫正畸形。 适当强心、利尿。 口服卡托普利。 吸氧。 行右心导管检查。
女性,7岁。活动后气促2年。查体:无发绀,胸骨左缘3~4肋间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最可能的诊断是()。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狭窄。 法洛四联症。
女性,5个月龄。发现心脏杂音5天。查体:发育营养良好,无发绀,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Ⅲ/6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膜部回声中断3mm,可探及左向右过隔血流,诊断:室间隔缺损。根据上述检查,给家长的治疗建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