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这个过程叫( )。
A. 常态化
B. 线性化
C. 百分制
D. 分布均匀
【答案】A
【解析】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就是非线性的。常态化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
2. 在经典测量的真分数模型下,公式A. 测量误差的变异数
B. 观察分数的变异数
C. 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
D. 稳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
【答案】D
【解析】根据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
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是与测验目的有关的变异数,是总变异数,是稳定的但是测量误差的变异数,此题答案应中的是( )。 为D 项。
3. 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叫( )。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答案】C
【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它是根据被试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参照标准之间的关系来估计的。因此,答案选C 项。
4. 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应排除( )。
A. 难度逐步上升,先易后难
B. 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C. 答案混合排列
D. 依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编排题目与选项
【答案】C
【解析】测验题目选出之后,必须根据测验的目的与性质,并考虑被试作答时的心理反应方式,加以合理安排,其一般原则包括:
①测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②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③注意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列题目。
5. (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A. 离差智商
B. 比率智商
C. 百分等级
D. 标准九分数答
【答案】A
【解析】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为使其与传统的比率智商基本一致,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定为15。所以离差智商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之上,它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比率智商(IQ )被定义为心理年龄(MA )与实足年龄(CA )之比。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标准九分是一较知名的标准分数系统,其量表是个9级的分数量表,它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6. 在评价中心技术中,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 )。
A. 情境测验
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自陈测验
【答案】A
【解析】评价中心技术是现代人事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被认为是一种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最有效的测评方法。一次完整的评价中心通常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对个人的评价是在团体中进行的。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情境测验。
7. 发展常模就是( )。
A. 团体的分数
B. 百分位数
C. 个人的分数
D. 年龄量表
【答案】D
【解析】发展常模是将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相比较,然后根据这种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亦称年龄量表。在此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8. 根据默瑞需要理论编制的人格测验是( )。
A. 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16PF )
B.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C.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
D.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
【答案】D
【解析】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是一种自陈量表,它以默瑞的需要理论为基础,所测的十五种人类需要包括: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等。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的理论基础是个性特质论;艾森克人格问卷是在艾森克三维人格论基础上编制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是以人格理论为基础编制的。
9. 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的方法是( )。
A. 综合法
B. 经验效标法
C. 理论推演法
D. 因素分析法
【答案】D
【解析】艾森克人格问卷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编制的,他搜集了大量有关的非认知方面的特征,通过因素分析归纳出三个互相成正交的维度,从而提出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内外向性(E )、神经质(N )和精神质(P )。
10.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划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是( )。
A. 相关法
B. 区分法
C. 命中率法
D. 失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