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自主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迫在眉睫。长期以来,我们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确定了改革目标,我针对多年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通过对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办法。 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我写了选题原因:从事高一历史教学中发现学生知识贫乏、能力欠缺,后从事几年初中教学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决定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是调查问卷法,通过分析问卷,对教师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第二章是设计调查问卷和对问卷的分析,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职称、学历、课程培训、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第三章教和学存在的问题包括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历史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问题存在的原因对上述教和学中存在问题分析原因,主要分析了学习环境、课程编排、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方面的原因和考试评价制度。第五章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通过对初中学生思维特点、知识结构进行分析,认识到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平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学生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角色的定位,始终应该是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其次,教师的反思,教师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关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应具备历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历史思维能力,养成历史思维的习惯。第六章意义认识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式、评价制度方面提出希望和要求。 21世纪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它更加注重人的个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