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马81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决定论

【答案】环境决定论是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决定论的最大优势是为人们从自然环境角度理解对人类的极大制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其不足也是显然地,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显示出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此理论时,须辩证地去发挥出优势来。

2. 城市体系

【答案】城市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家或区域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其结构包括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布局); 具有整体性、动态型、开放性、层次性、重叠型的特点;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3. 聚落

【答案】聚落是指人类聚居和生活在一起的文化地理现象。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它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4. 同城效应

【答案】同城效应是指对在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发生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同城效应,意思与”同城化”相近,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局势下城市间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必然产物。

5.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答案】科恩的多级世界模型是柯恩在其1973年出版的《分裂世界中的地理与政治》一书中提出,反映了世界的地缘政治形势。他首先认为世界并不像陆心与陆缘理论那样存在战略空间的

统一性,而实际存在的却是分裂的世界。他把世界分成两个等级的类型区。第一等级是世界性的,称之为地缘战略区; 第二等级是区域性的,称为地缘政治区。第一等级根据战略特点分为两个大区,一个是海洋贸易世界,另一个是欧亚大陆世界。它们分属于两个集团。第二等级是根据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相对一致性而分出其地缘政治区。

6. 斯匹克曼

,围堵政策之教父’,【答案】荷兰裔美国人,地缘战略学家,国际关系学者,被称为’。他是

美国外交政策的古典现实主义的发起者之一,将东欧政治思想带入美国。斯皮克曼出过两本谈外交政策的书,从斯皮克曼的地理学与外交著述看来,他支持地理决定论。

7. 实证主义方法论

【答案】实证主义是指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8. 文化特质的源地

【答案】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文化特质的源地。文化特质的源地有单核源地和多核源地。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 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的源地除单中心的源地之外,还有一些是多中心的源地,以道教的文化源地为例,道教的文化源地有西部源地和东部源地。

9. 旅游目的地

【答案】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的管理重点,所以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旅游目的地概念的认识与旅游需求的内容有关,旅游需求的变化导致对目的地内涵与外延认识的不断调整,目的地的管理重点和营销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

10.人地相关论

【答案】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11.逆城市化

【答案】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目前对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人们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

12.区域发展战略

【答案】区域发展战略是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是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应解决的重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以及必须采取的对策的总筹划和总决策。

二、简答题

13.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支的扩散及地理分布。

【答案】(1)基督教

①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主要教派有:西:以罗马为中心,拉丁语为主一天主教(公教)。16世纪宗教改革后,分化出新教教派; 东: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为中心,希腊语为主一一正教(东正教)。

②基督教又分为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其分布如下:

a. 天主教分布在欧洲大部分(主要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立陶宛、比利时、爱尔兰、以及荷兰、瑞士等部分地区)、拉丁美洲、非洲(如扎伊尔、塞内加尔等)、亚洲(菲律宾)。

b. 新教分布在欧洲北部(丹麦、瑞典、挪威、冰岛、芬兰、英国、德国及荷兰的部分地区)、北美洲(美、加)、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c. 东正教分布在东欧(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马其顿)、亚洲西伯利亚俄罗斯人居住区。

(2)伊斯兰教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奉人数居第二位逊尼派一一遵守圣训者,人数最多,分布较广。保守,注重实用性和世俗知识,信奉家庭和社会群体的力量。

(3)佛教

①按教派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主张法我皆空、普渡众生; 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个人解脱;

②按传播路线分为:北传佛教(汉地、藏传)和南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