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89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课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联绵词

,【答案】联绵词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又称“连绵词”或“连绵字’。这种单纯词,每个音

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构成一个语素,也才能在语言中作为一个词自由运用。联绵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 ①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参差’

②叠韵,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例如“仿徨”;

③非双生叠韵,例如“蝴蝶”。

2. 语体

【答案】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语体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家常语体,即在家庭内部或熟人之间使用的语体; 正式语体,即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的语体; 典雅语体,即在隆重的公开集会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也可分为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新闻报道语体等若干类。

3. 派生词

【答案】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词语,即附加式合成词。词缀在词根前称为前缀,

,,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

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这些词都是由派生法构成的词,属于派生词。

4.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5. 北方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

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广西西北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

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6. 部首

【答案】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如“指、持”的部首“扌”有的部首是单一部件中的一个笔画,如“九、乃”的部首“丿”; 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几个部件,如部首“音”可分成“立、日”两个部件。作部首的汉字部件,大都具有表示意类的作用。

7. 句群

【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8.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从而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它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孽乳现象。

二、分析题

9. 写出“凸”的笔画数、部首和偏旁。

【答案】(1)笔画数:5

(2)部首:│

(3)偏旁:凵

10.下面几个短语都是“形容词+数词”结构,请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词组,表达了什么意义(注

,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意A 组有歧义)

A1重8斤 B1重了8斤

A2高5米 B2高了5米

A3宽3米 B3宽了3米

【答案】(1)A 组是动宾词组,B 组是中补词组。

(2)A 组的词组既可以表示甲比乙重8斤,高5米,宽3米,也可以表示甲本身重达8斤,高达5米,宽达3米。B 组的词组表示某物与之前相比较重量多了8斤,高度多了5米,宽度多了3米。

,数量词在“了”(3)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B 组的词组相对于A 组的词组多了一个“了”

之后作数量补语。

11.指出下列句子中“谁”在用法上的差异

(1)谁来了?

(2)我也是刚来,并不认识谁。

(3)谁先米谁先走。

(4)你们谁也不能走!

(5)就你那两下子,谁还不知道呀!

【答案】(1)疑问代词。表示疑点所在,问具体的人。

(2)虚指用法,表示不知道的什么人或者无须说出姓名的人。

(3)任指用法,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

(4)任指用法,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

(5)用在反问句中,表示没有一个人。

12.下面两个句子中有一个是多义句,请指出来并说出不同的意义。对比两个句子说明多义产生的原因。

(1)我一天只做2道题

(2)我一天就做2道题。

【答案】(1)多义句的意义

,句(2)即可以和句(1)例句中,句(2)是多义句。句(1)只表示一天所做题目的“少”

,也可以表示一天所做题目的“多”一样表示一天所做题目的“少”。

(2)多义产生的原因

产生多义的原因是句子的重音不同。

句(1)无论句重音落在哪个句子成分上都不会产生多义,而句(2)不同,若句重音落在“一天”上,句子可以表示“在有限的一天时间内可以做出2道题”,即表示所做题目的“多”; 若句重音落在“就”上,句子可以表示“一天的时间内才做出2道题”,即表示所做题目的“少”。

13.分析下列词语的内部结构类型。

(1)例证

(2)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