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这部电影我看过。”是主谓谓语句,“王老师教我们英语。”是_____句,“大家选他当代表。”是_____句,“他看书看累了。”是_____句。

【答案】动词谓语; 兼语; 连谓

【解析】动词谓语句是指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动词谓语句的常见形式是动词前面有主语、状语或后面有宾语、补语,也可以是这几个成分同现。兼语句是指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连谓句是指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2. “价、礼、书、复、声、尧、赵、为、舰、灭”这些简化字之中,采用“草书楷化”简化方法的字

【答案】书、尧、为

3. 从语义上考虑,汉语的宾语主要有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受事宾语、施事宾语

【解析】从语义上看,汉语的宾语主要有受事宾语和施事宾语两种。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如“割麦子”)和动作的对象(如“告诉大家”)。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比受事宾语少见,多用于少数特定句型中(如“来了一位客人”)。

4. “蛐蛐唱着曲儿”中有_____个音节,_____个语素,_____个词。

【答案】5; 5; 4

5. 合成词中的语素不会少于

【答案】两个。

【解析】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如“天、江、

仿佛、葡萄”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如“美好、妈妈、绿油油”等。

6. 短语可以分别从结构和_____这两个方面分类。

【答案】功能

【解析】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最重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结构类,主要看构成短语的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 另一种是功能类,凭它进入更大的短语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相当于哪一类词而进行的分类。

7. 从词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一般是旧义的______、______或转移。

【答案】扩大; 缩小

【解析】词义演变的途径主要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种。

8. 人口最多的汉语方言是______方言。

【答案】北方

【解析】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可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9. 从语义场的类型来看,“领导和下属”是_____,“手机和移动电话”是______。

【答案】关系义场:同义义场

【解析】语义常由于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同义义场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

10.“明天”“明儿”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 “成功”“得逞”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_。

【答案】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

【解析】色彩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感情色彩是指,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或贬义色彩。而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是中性词。语体色彩,又称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变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如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

二、简答题

11.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答案】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5)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12.利用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谈谈词典编纂中词的义项分合应遵循的原则。

【答案】词义项的分合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历史发展原则

这种原则按词义发展的先后时间顺序编排词的各个义项。先出现的词义排在出现的词义前面,每个词义都注明其在文献中最早以及最后出现的年代,展示词义演变的全过程。

(2)使用频率原则

这种方法按常用程序排列义项,就是把使用频率高地词义(一也就是常用意义)排在词条的前面,把使用频率低得词义排在后面。

(3)逻辑联系原则

这种原则按“分析型”顺序,把有关联的义项放在一起,按词义发展的逻辑程序,按本义在前,转义则按与本义的语义联系的紧密程度来排列义项。

13.举例说明“我们”与“咱们”、“你”与“您”、“那”与“哪”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我们”与“咱们”

“我们”可以是包括式(包括听话人一方),也可以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一方)。例如,“小李,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很愉快。”(包括式)“大哥,你在这儿再等一会儿,我们先走了。”(排除式)

“咱们”只是包括式。例如,“小李,你乘114次车,我乘109次车,咱们南京见。”

(2)“你”与“您”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是一般称呼,没有尊敬色彩; “您”是敬称,表示尊敬。例如,“妈妈,您到哪儿去呀? ”“昨天跟你说过,去上海。”

(3)“那”与“哪”

“那”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一般所指的是确定的。例如,“那是教室,这是寝室。”“哪”是疑问代词表疑问,不确指,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选定。例如,“哪是你的座位? ”也可以用于虚指,例如,“哪天有空,我们去看球赛。”又可以用于任指,如“这几盆花,哪一盆都好。”

14.北京方言词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有何条件?

【答案】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的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更不是最早的北京地方话。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