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6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有容量为10GB 的磁盘分区, 磁盘空间以簇(duster)为单位进行分配, 簇的大小为4KB , 若采用位图法管理该分区的空闲空间, 即用一位(bit)标识一个簇是否被分配, 则存放该位图所需簇的个数为( )

A.80

B.320

C.80K

D.320K

【答案】A

【解析】磁盘的簇的个数为:

而一个簇的位示图能管理的簇的个数为:

所以需要簇的个数为

2. 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 异步通信方式中, 全互锁协议最慢

B. 异步通信方式中, 非互锁协议的可靠性最差

C. 同步通信方式中, 同步时钟信号可由多设备提供

D. 半同步通信方式中, 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

【答案】C

A 项正确, 异步通信方式中, 全互锁协议最慢, 主从模块都需要等待确认后才能撤销其【解析】

信号; B 项正确, 异步通信方式中, 非互锁协议没有相互确认机制, 因此可靠性最差; C 项错误, 同步通信要遵循统一的时钟信号, 不能由多设备提供; D 项正确, 半同步通信方式中, 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

3. 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 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 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 ).

A.0、1

B.1、1

C.1、2

D.2、1

【答案】B

【解析】为了使文件实现共享,通常在使用该形式文件系统的文件索引节点中设置一个链接计数字段,用来表示链接到本文件的用户目录项的数目(引用计数值) ,这是共享的一种方法. 当新文件建立时,一般默认引用计数值为1. 硬链接可以看作是已存在文件的另一个名字,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同一个节点,引用计数值加1. 当删除被链接文件时,只是把引用计数值减1,直到引用计数值为0时,才能真正删除文件. 软链接又叫符号链接,在新文件中只包含了被链接文件的路径名,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不同的节点. 建立软链接文件时,文件的引用计数值不会增加. 在这种方式下,当被链接文件删除时,新文件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不能通过新文件的路径访

F1和F2的引用计数值都为1. 当再建立F3时,问被链接文件而已. 因此,在本题中,当建立F2时,

F1和F3的引用计数值就都变成了2. 当后来删除F1时,F3的引用计数值为2﹣1=1.F2的引用计数值仍然保持不变,所以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1,1.

4. 若需在的时间内完成对数组的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是( )。

A. 快速排序

B. 堆排序

C. 归并排序

D. 直接插入排序

【答案】C

【解析】稳定排序有:插入排序、起泡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不稳定排序有:快速排序、堆排序、shell 排序。时间复杂度平均为

5. 对于栈操作数据的原则是( )

A. 先进先出

B. 后进先出

C. 后进后出

D. 不分顺序

【答案】B

【解析】先进先出是队列操作数据的原则。先进后出是栈操作数据的原则,栈限定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

6. 已知小根堆为8, 15, 10, 21, 34, 16, 12, 删除关键字8之后需重建堆, 在此过程中, 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数是( )。

A.1

B.2

C.3

的有:归并排序、堆排序、shell 排序、快速排序。

D.4

【答案】C

【解析】堆排序中, 依次输出堆顶的最小值, 然后重新调整堆, 如此反复执行, 便得到一个有序序列。本题中, 删除堆顶元素8后将最后一个元素12置于堆顶, 然后调整堆:首先与15比较, 12小于15, 所以不用交换; 然后与10比较, 因为10小于12, 所以交换10和12的位置; 调整后12再与16比较, 12小于16, 调整堆过程结束。因此12共与15、10、16进行了三次比较。

7. 用数组r 存储静态链表,结点的next 域指向后继,工作指针j 指向链中结点,使j 沿链移动的操作为( )。

A.j =r[j].next

B.j =j +l

C.j =j ﹣>next

D.j =r[j]﹣>next

【答案】A

【解析】因为是用数组存储,这里所说的工作指针j 相当于数组的下标,结点是存储一个值域和next 域,next 域就是存放下一个结点的下表,所以只要将next 域中的值赋给j 就可以实现j 沿链移动。

8. 关键路径是AOE 网中( )。

A. 从始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B. 从始点到终点的最长路径

C. 从始点到终点的边数最多的路径

D. 从始点到终点的边数最少的路径

【答案】B

【解析】在AOE-网中有些活动可以并行地进行,所以完成工程的最短时间是从开始点到完成点的最长路径的长度(这里所说的路径长度是指路径上各活动持续时间之和,不是路径上弧的数目) 。路径长度最长的路径称作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

9. 采用开址定址法解决冲突的哈希查找中,发生集聚的原因主要是( )。

A. 数据元素过多

B. 负载因子过大

C. 哈希函数选择不当

D. 解决冲突的算法选择不好

【答案】D

【解析】开放定址法就是从发生冲突的那个单元开始,按照一定的次序,从散列表中查找出一个空闲的存储单元,把发生冲突的待插入元素存入到该单元中的一类处理冲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