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结构(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面关于哈希(Hash ,杂凑)查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哈希函数构造的越复杂越好,因为这样随机性好,冲突小

B. 除留余数法是所有哈希函数中最好的

C. 不存在特别好与坏的哈希函数,要视情况而定

D. 若需在哈希表中删去一个元素,不管用何种方法解决冲突都只要简单地将该元素删去即可 答:C

【解析】若数据结构中存在关键字和K 值相等的记录,则必定在

不需要进行比

较便可直接取得所查记录。在此,称这个对应关系f 为哈希(Hash )函数,哈希函数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 将一个

(即该元素下标

A.198

B.195

C.197

答:B 的存储位置上,由此,的三对角矩阵,按行优先存入一维数组在B 数组中的位置K 为( )。 中,A 中元素 【解析】将对角矩阵存入三对角矩阵压缩地址计算公式如下:

3. 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 是结点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 和v 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

I. 父子关系

II. 兄弟关系

III.u 的父结点与v 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

A. 只有I

B.I 和II

C.I 和III

D.I 、II 和III

答:B

【解析】首先,在二叉树中,若结点U 是结点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那么u*v的关系有如下4种情况:

接下来,根据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规则,将这4种情况还原成森林中结点的关系。其中:

,在原来的森林中U 是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 情况(1)

,在森林中u 是v 的父结点; 情况(2)

,在森林中u 是v 的父结点的兄弟; 情况(3)

,在森林中u 与v 是兄弟关系。 情况(4)

由此可知,题目中的I 、II 是正确的。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

A. 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 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答:C

【解析】体系结构仅规定协议的功能和消息格式,但对具体的实现细节由具体设备厂商来确定,对于网络的层次,以及每一个层次的协议及其功能都是网络体系结构所要描述的内容,因此答案为选项C 。

5. 用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队列,其队头指针指向队头结点,队尾指针指向队尾结点,则在进行出队操作时( )。

A. 仅修改队头指针

B. 仅修改队尾指针

C. 队头、队尾指针都可能要修改

D. 队头、队尾指针都要修改

答:C

【解析】用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队列,一般删除操作仅修改队头指针,但当队列中只有一个结点时,进行删除操作要将队头、队尾指针都修改成NULL 。

6. 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宽度为32位,地址/数据线复用,每传输一个地址或数据占用一个时钟周期。若该总线支持突发(猝发)传输方式,则一次“主存写”总线事务传输128位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20ns

B.40ns

C.50ns

D.80ns

答:C 。

【解析】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MHz ,贝时钟周期为10ns 。数据是128位,总线宽度是32位,所以需要4个时钟周期,而传输地址还需要一个周期,所以传输一个128位的数据至少需要5个时钟周期,所以至少需要10ns*5=50ns。

7. 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是( )。

A. 先来先服务

B. 高响应比优先

C. 时间片轮转

D. 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

答:B

【解析】分析该题目可以看到,本题所提到的问题是涉及短任务调度也就是属于作业调度,因此首先排除时 间片轮转算法;因为作业调度算法中没有时间片轮转的算法。其次,因为问题提到短任务,则先来先服务的算法也可以排除了,它与短任务无关。剩余高响应比优先算法和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是哪一个?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得到,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算法不能解决饥饿问题,因为当一个系统短任务源源不断到达是,长任务必然会得不到 调度,产生饥饿。而解决此方法的最好方式就是采用计算响应比的方法,并以高响应比值优先调度。这样,无论短任务或长任务,均可以得到调度,而且,较短任务会得到优先的调度。故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只有尚响应比优先算法。

8. 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 )。

答:B

【解析】平衡二叉树是指左右子树高度差(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不超过1的二叉树。A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2; B 项中每个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 C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2; D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3。

9. 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查找效率最高的是( )。

A. 平衡二叉树

B. 二叉查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