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疆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据结构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为提高散列(Hash )表的查找效率,可以采用的正确措施是( )。
I .增大装填(载)因子
II. 设计冲突(碰撞)少的散列函数
III. 处理冲突(碰撞)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现象 A. 仅I B. 仅 II C. 仅 I 、II D. 仅 II 、III 答:D
【解析】散列表的查找效率(比较次数)取决于:散列函数、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散列表的装填因子a 。CX 标 志着散列表的装满程度,通常情况下,(X 越小,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小;反之,a 越大,表示已填入的记录越多, 再填入记录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选项I 错误,越是增大装填因子,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查找 效率也越低。选项II 正确。选项III 正确。采用合适的处理冲突的方法避免产生聚集现象,也将提高查找效率。例如,用拉链法解决冲突时不存在聚集现象,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时易引起聚集现象。
2. 下列关于SMTP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 只支持传输7比特ASCII 码内容 II. 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 III. 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IV. 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 A. 仅 I 、II 和 III B. 仅 I 、II 和 IV C. 仅 I 、III 和 IV D. 仅 II 、III 和 IV 答:A
【解析】根据下图可知,SMTP 协议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也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信息。SMTP 协议只支持传输7比特的ASCII 码内容
3. 在一棵度为4的树T 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 的叶结点个数是( )。
A.41 B.82 C.113 D.122 答:B
【解析】根据二叉树的性质3的推广公式:入公式,
即
可直接在将数据带
树T 的叶子结点的个数是82。如果考生不
能熟练掌握二叉树的性质3的推广公式,得到本题的正确答案将费时费力。因此,需要熟练掌握二叉树的性质及推广。
4. 在平衡二叉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后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结点为A ,并已知A 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1,则应作( )型调整以使其平衡
答:C
【解析】A 的平衡因子此时为-1,要使插入结点不平衡,必须插在右孩子的左子树上,A 平衡因子变成了-2,则需要进行两次旋转(先右旋后左旋)。
5. 有向带权图如题图所示,若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 )算法求从源点a 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则得到的第一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b ,第二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c ,后续得到的其余各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依次是( )。
题图有向带权图
A.d , e , f
B.e , d , f C.f , d , e D.f , e , d
答:C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ijkstra 算法的思想和解题步骤。题目执行算法过程中各步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执行Dijkstra 算法过程中各步的状态表,故后续目标顶点依次为f ,d , e 。
6. 若系统S1采用死锁避免方法,S2采用死锁检测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I . S1会限制用户申请资源的顺序
II. S1需要进行所需资源总量信息,而S2不需要 III. S1不会给可能导致死锁的进程分配资源,S2会 A. 仅B. 仅C. 仅
D. 答:
【解析】死锁避免的策略是:必须知道将来的资源需求,以寻找可能的安全允许顺序,如果不存在安全序列就阻塞;死锁检测的策略是:只要允许就分配资源,它指定期检查死锁是否已经发生,如果发生就通过剥夺解除死锁。两种方式都需要所需资源的总量信息,但S1是用于在分配资源时判断是否会导致死锁,而S2是用于检测是否出现死锁。
7. 某计算机有五级中断的顺序为
A.11110 B.01101 C.00011 D.01010 答:D
【解析】由于需要对
则
中断屏蔽字为
表示对
级中断进行
屏蔽。若中断响应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且要求中断处理优先级从高到低
的中断处理程序中设置的中断屏蔽字是( )。
B
排除掉。的中断处理优先级下降,屏蔽字中需要3个0, 所以可以将选项A 、开放,所以相应位应该为
即为01010。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