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是正常心律性冲动的发源地,属于心脏传导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窦房结的实质细胞处于间质胶原的网架结构间隙,间质胶原可通过传递血流压力和离子成分变化给P、T细胞而影响起搏功能。细胞连接是细胞间电和通讯连接通道,在细胞同步收缩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均与心律失常关系密切,同时心律失常又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运动员中窦性心律不齐、早博、心房颤动、心室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疾病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正常人,特别是持续长时间大强度运动的运动员常出现心律失常,运动猝死也时有发生,而其机制还不清楚。已有研究发现,不同强度运动后大鼠窦房结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间质胶原和细胞连接是否也发生相应改变还未见报道。本文从这两点入手,试图揭示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脏窦房结间质胶原及细胞连接的显微、超微结构影响,为运动性心律失常和运动猝死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
3月龄雄性SD大鼠(由西安中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5只,体重252±13 g,国家标准啮齿类动物干燥饲料喂养,自由饮食,温度18℃-23℃,湿度40%-60%。适应性喂养一周后进行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适应训练:动物适应喂养1周,后开始训练,采用递增强度的方式进行跑台运动,起始速度为15m/min,时间为20min。运动负荷参照Bedford的研究进行(1979)。对照组:正常笼内生活状态,不运动;有氧运动组:训练频率为5天/周,递增速度3m/min、时间5min,运动至速度为20m/min,时间为60min后增加跑台坡度为5%;大强度运动组:训练频率为6天/周,递增速度3m/min、时间5min,运动至速度为35m/min,时间为60±10min后增加跑台坡度为10%。整个训练过程可用电刺激来强迫大鼠进行跑台训练(电刺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