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考研内部复习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刺激一反应理论、枪弹论

【答案】刺激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认为大众媒介发出的信息能轻而易举让观众接受,这种理论被形象地称v 吧之为“枪弹理论”或“皮下注射理论”。“刺激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一反应理论”机制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2. 选择性接触

【答案】选择性接触(selectiveexposure ),是指个人倾向于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态度一致的传播,而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态度不一致的传播。选择性接触的观念跟费斯廷格(Festinger )的认知不和谐理论一脉相承。该理论主张,在作出决定后,想要降低不和谐度的一种方式是去寻找与决定相一致的信息。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也会让自己接触那些产生不和谐的材料。

3. 滚雪球抽样

【答案】滚雪球抽样((SnowballSampling )是一种经典的社会学研究抽样方法,主要用于调查目标未知或特定群体成员难以找到时的社会研究,如总体单位的信息不足或观察性研究。

滚雪球抽样的方法是,先随机选择一些被访者并对其实施访问,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所研究目标总体的调查对象,根据所形成的线索选择此后的调查对象。这一过程会继续下去,形成一种滚雪球的效果。

滚雪球抽样的优点是便于样本量的控制,易于控制抽样成本。其缺点则在于:由于采用人际间的提供介绍等方式,样本(被访者)之间可能十分相似,样本可能无法很好地代表整个总体。因此,这一方法通常用于探索性研究。

4. 达拉斯·斯密塞

【答案】达拉斯·斯密塞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提出了“受众商品论”和“免费午餐”的概念。斯密塞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需求控制主要是通过大众广告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卖主是大众媒介,买主是广告商; 大众媒介的内容不是广播电视或者报纸媒介生产的真正商品,其本质是为了获得潜在的受众和保持其忠诚的注意力而使用的诱饵,类似于旧时的沙龙或鸡尾酒会上的“兔费午餐”,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和保持受众观看节目、阅读报纸和杂志,并且培养一种对公开或隐含的广告信息做出有利反映的情绪。“受众商品论”解释了广播电视的广告时段和报纸版面空间具有价值的原因,揭示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真正产品是受众群体。

5. 意见领袖(舆论领袖、舆论权威)

【答案】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①与被影响者‘般处十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并不集中十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二、简答题

6. 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与今天我们说的“全球化”有何异同?

【答案】(1)麦克卢汉将“地球村”定义为“人类不再是聚集成许多独立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小群落,而是把部落扩大到整个地球”。麦克卢汉在一个没有卫星电视、互联网,只有电报、电话和短波广播的时代,就预言了今天的全球化,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惊讶。电子媒介使印刷时代距离越来越远的人又重新走到一起,地球村使整个人类联成一个整体。尤其是电子媒介光速的传播速度,令空间已经不再成为障碍,原因和结果已经很难区分。

(2)全球化是麦克卢汉理论中的另一个隐含的主题。尽管他并不是从经济、政治或文化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麦克卢汉所讲的全球化是从电子媒介导致的人类整体化推导出来的:电子媒介导致的“内爆”使差异消失,国界消失,整个地球被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的“地球村”。当然麦克卢汉的“电子鸟托邦”理论推导出的全球化过于理想,地球村的村民并不平等。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意味着人们面对一件事情时,不再从本地的语境出发思考,而是从与自己缺乏直接联系的更大的语境出发进行审视。人们的行为选择,不仅会受到本地条件的制约,还会受到遥远地方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行为的结果也会波及到其他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地区。机械时代的慢速运动,使得这一过程还无法被观察到,但是今天由于电子媒介的高度发达,行动及其反应经常同时发生。人们的行为与全人类行为相关。这一点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一旦金融风暴到来,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信息传播速度太快,因果之间常常很难区分,甚至会颠倒过来。

7. 简述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

【答案】(1)为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制作问卷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在以一般社会成员为对象的调查中,应留意以下九个方面:

①采用通俗易懂的口语体。

②避免使用属于特殊群体的语汇或专业语汇和缩写词。

③避免使用暖昧、多义的词语。

④避免非现实的或虚构想象式的提问。

⑤避免主观诱导式提问。

⑥避免提问调查对象记忆模糊的问题。

⑦在一个问项中避免双重提问(询问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