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DNA 二级结构。
【答案】DNA 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DNA 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2.
【答案】
(肝葡萄糖激酶)。
(肝葡萄糖激酶)是指定位于肝脏中的催化葡萄糖接受
末端
磷酸、生成6-磷酸葡萄糖的一类己糖激酶同功酶。该酶专一性作用于葡萄糖,基本不以其他己糖为底物;该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低于肝外组织的己糖激酶,但不受6-磷酸葡萄糖的反馈抑制。其生理意义在于分解进食后的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
3. 底物水平磷酸化。
【答案】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 (或GDP )磷酸化生成ATP (或GTP )的过程。
4. DNA 损伤(DNAdamage )。
【答案】DNA 损伤是指发生在DNA 分子上的任何化学改变。
5. 蛋白质的别构作用。
【答案】蛋白质的别构作用是指含亚基的蛋白质由于一个亚基的构象改变而引起其余亚基和整个分子构象、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作用。
6. BCCP (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
【答案】BCCP 作为乙酰CoA 羧化酶的一个亚基,在脂肪酸合成中参与乙酰CoA 羧化,形成丙二酸单酰CoA 。
7.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用。
8. 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答案】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是指利用核酸降解或进食等从外界补充的含N 碱基或核苷合
第 2 页,共 32 页
【答案】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是指肠道细菌对部分未消化的蛋白质及部分消化产物所发生的作
成新的核苷酸的途径。
二、问答题
9. 以葡萄糖经由糖酵解途径和柠檬酸循环氧化后可生成32个ATP 分子计算,当葡萄糖以糖原形式储存后再经由上述途径氧化,其能量损耗有多大?
【答案】葡萄糖分子的降解代谢在经由这种糖原合成及降解绕行时,其底物和产物均为葡萄糖-6-磷酸,即该绕行在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的反应中会消耗1个ATP 当量,故其能量损耗相当于1/32或约等于3%。
10.生物体内重要的一碳基团有哪些?哪些氨基酸可提供一碳基团?
【答案】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基团”或“一碳单位”。常见的一碳基团有:
亚氨甲基
亚甲基
次甲基
酸、苏氨酸、组氨酸等,都可作为一碳基团的供体。
11.下面是某基因中的一个片段:
(1)指出转录的方向和哪条链是转录模板 (2)写出转录产物的序列
(3)RNA 产物的序列与有意义链的序列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1)转录从右向左进行,即沿模板(负链)(负链)是转录模板。
(2)转录产物为
常以正链(有 意义链)来表示基因。
12.别构酶有何特性?
【答案】(1)变构酶一般都含2个以上亚基,亚基在结构上及功能上可相同或不同。 (2)变构酶的分子中一般有两种与功能相关的部位,即调节部位和催化部位,二者在空间上分开,可在同一亚基或不同亚基上。
(3)每个酶分子可结合一个以上的配体(包括底物,效应剂,激活剂,抑制剂),理论上结合底物和效应剂的最大数目同分别与催化部位和调节部位数目一致。
(4)配体和酶蛋白的不同部位相结合时,可在底物-底物,效应剂-底物和效应剂-效应剂之间发生协同效应,此效应可是正协同也可是负协同,其中同促效应以正协同居多。
(5)协同效应可用动力学图来鉴别,可用协同系数大于1、小于1或等于1表示。 (6)别构酶因其协同效应,因而动力学曲线为S 形(正协同效应),而非双曲线或是表观双
第 3 页,共 32 页
甲酰基甲基
羟甲基
许多氨基酸都和一碳基团有关,如甘氨酸、丝氨
的方向进行。上面写的那条链
(3)RNA 产物的碱基序列与有意义链(正链)相同,唯一的区别是U 替了正链的T , 因此通
曲线(负协同效应)不符合米氏方程。
(7)别构酶出现协同效应的机制,可以是酶和配体结合引起酶分子空间构象的改变,从而增加或降低了酶和下一分子配体的亲和力。
13.确定一个酶催化反应的的困难之一需要很高的底物才能使酶完全饱和,需要多大的底物浓度(以Km 的倍数表示)才能得到初速度的
【答案】当可得:当当当由于
时,有方程:时,有方程:时,有方程:
为酶的特征常数,不可能为0, 所以要使本式成立,则需
时,由米氏方程: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只有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才能使酶促反应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 综上,底物浓度为3Km 、9Km 、19Km 、无穷大时才能得到初速度
的
14.假定你使用脂肪细胞来研宄. 肾上腺素受体(GPCR ),此受体通过cAMP 和PKA 激活对激素敏感的脂肪酶,导致在需要能量的情况下脂肪酸的释放。当你将哺乳动物脂肪细胞与肾上腺素接触8h ,期间你每隔一段时间就测定一下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正如预期的那样,到3h 的时候,脂肪细胞产生游离的脂肪酸,以后的2h 产率开始下降,最后在剩余的时间里达到稳定的状态。解释导致脂肪酸产生波动的原因?
【答案】在长时间与肾上腺素接触以后,GPCR 对激素产生脱敏。GPCR 在细胞液部分的Ser/Thi•受到PKA (许多GPCR 下游的效应物)和BARK (—种对肾上腺素受体特异性的激酶)的作用,被磷酸化修饰。
随后
抑制蛋白与这些磷酸化的位点结合,阻断受体的激活。此外
抑制蛋白导致脱敏的受体被内吞,进入细胞内的一种被称为内体的囊泡。于是,产生脂肪酸的细胞因为受体的失活和内在化,导致脂肪酸的产率下降,但进入内体的受体可以去磷酸化,并重新回到质膜上,再次被激活。当受体的脱敏和再激活达到平衡的时候,脂肪酸的释放将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15.甘蔗等热带、亚热带植物通常进行
【答案】子与
需要消耗3分子ATP 。但是亲和力低,受
循环,固定的效率比植物高得多,为什么?
循环,每固定1分
植物叶片中既有
植物叶片中几乎没有叶肉细胞,只有鞘细胞,鞘细胞中进行
的抑制,可以发生光呼吸,因此固定
的效率较低。
循环的限速酶是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一合氧酶,该酶
循环,鞘细胞中进行
循环,一方面叶肉细胞使鞘细
叶肉细胞,也有鞘细胞,叶肉细胞中进行
第 4 页,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