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611公法之《宪法》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答案】(1)含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2)依据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 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3)意义

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意义:

①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

2. 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答案】(1)货币流通规律又称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一商品价格总额(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X 商品价格水平)/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次数。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所以,它也被称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就出现通货膨胀; 相反,当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从而出现通货紧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因素(如成本、需求、产业和产品结构、体制等),但最基本的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对比关系。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

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是通过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答案】(1)思维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2)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包括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这四个方面。辩证思维的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一个重要观点。

(3)人们认识事物时,首先反映的是具体的事物,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具体。在这一基础上,人们使用分析的方法,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把它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且撇开各个部分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这样,人们的认识就从感性具体发展成理性抽象,从现象深入到了本质。

(4)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抽象认识上,还必须进一步弄清各个部分的各种科学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每一个规定在总体中各占什么地位,各起什么作用。这就需要在运用综合方法的同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把各个部分的各种规定按照它们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事物,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或者思维的具体。

4.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够极大地享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a.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

b. 经济全球化的多数规则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制定;

c.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国内经济矛盾。

②经济全球化在加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同时,也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

a. 加剧了贸易领域的矛盾;

b. 加剧了投资领域的矛盾;

c. 加剧了金融领域的矛盾。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

a.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

b. 经济全球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c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②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a.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增加;

b.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c.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威胁。

二、论述题

5. 联系2008年开始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你自己的理解。

【答案】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主要有: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①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①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②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3)经济危机的特点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4)资本主义必然最终被新的社会形态代替

①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②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以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6. 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即:失业、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无情的经济战争,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及其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幽灵般的国家(如黑手党、贩毒集团等),国际法以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结合所学内容,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适用性。

【答案】(1)当代资本主义表现出来如失业、民主生活权利剥夺、经济战争等这些弊病,抑或是经济危机也好,这些同资本主义本身的制度体制不无关系。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2)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

(3)从资本主义的产生到现在发展到高度垄断阶段,每个历史阶段上我们都看到这个社会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