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617普通生物学1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菌环。

【答案】菌环是捕虫菌目的真菌和一些半知菌会产生菌环和菌网等的特化菌丝,其功能是捕捉线虫,然后再从环或网上生出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收养料。

2. 细胞基质。

【答案】细胞基质,又称细胞溶胶,是指在真核细胞中,除细胞器以外的胶状溶液,内含赋予细胞以一定机械强度的细胞骨架和丰富的酶蛋白、各种内含物以及中间代谢物等,是细胞代谢活动的重要基地。

3. 二界系统。

【答案】二界系统是由植物界和动物界组成的系统。

4. 降解性质粒。

【答案】降解性质粒是指存在于假单胞菌中,可为降解一系列复杂有机物的酶编码,如CAM 质粒、OTC 质粒(降解辛烷)、XYL 质粒(降解二甲苯)、SAL 质粒(降解水杨酸)等。

5. 双层平板法。

【答案】双层平板法是一种被普遍采用并能精确测定效价的方法。其过程是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前者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再在后者(须先融

C 以下)化并冷却到45°中加入较浓的对数期敏感菌和一定体积的待测噬菌体样品,于试管中充分

混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平板上铺平待凝,然后保温。一般经十余小时后即可进行噬菌斑计数。

6. 细菌沥滤(细菌冶金)。

【答案】细菌沥滤(细菌冶金)是指利用化能自养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进行氧化,使它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并让低品位矿石中的铜等金属以硫酸铜等形式不断溶解出来,然后再采用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粉末进行置换,以此获得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过程。

7. 遗传。

【答案】遗传是指生物的上一代将自己的一整套遗传因子传递给下一代的行为或功能,它具有极其稳定的特性。

8. 感染中心数。

【答案】感染中心数,即效价,是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力的噬菌体粒子数。

9. 真菌生活史。

【答案】真菌生活史是指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生长发育阶段,最终又产生同一种孢子. 其染色体由单倍体到双倍体再回到单倍体的过程。

10.P/O比值。

【答案】P/O比值是指每消耗1mol 氧原子所产生的A TP 的量(mol ),可定量表示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效率的高低。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质粒?质粒的特性是什么?

【答案】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一般由闭合环状的DNA 组成。其特性有:

(1)质粒既可自我复制,稳定遗传;

(2)也可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与其携带的外源DNA 片段共同复制増殖,它的消失不影响细菌的生存;

(3)它可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单独转移,也可携带染色体片段一起转移,所以质粒是遗传工程中重要的载体之一。

12.简述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答案】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是1956年

物病毒重建实验。

(1)步骤:

①由TMV-RNA 与HRV-衣壳重建后的杂合病毒去感染烟草时烟叶上出现是典型的TMV 病斑;

②再从中分离出来的新病毒也是未带任何HRV 痕迹的典型TMV 病毒;

③反之,用HRV-RNA 与TMV-衣壳进行重建时,也可得相同的结论。

(2)结论:在RNA 病毒中,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核算,只不过是RNA 罢了。

13.分析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间的共生关系。

【答案】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间的共生关系:

(1)瘤胃微生物是一类存在于反刍动物瘤胃中与反刍动物共生的微生物,协助其把纤维素分解成有机酸以供瘤胃吸收,同时,由此产生的大量菌体蛋白通过皱胃的消化向反刍动物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养料。

用含RNA 的烟草花叶病毒进行的植

(2)反刍动物是有反刍这种消化方式的动物,反刍动物为瘤胃微生物提供纤维素和无机盐等养料,水分,合适的温度和pH ,以及良好的搅拌和无氧环境。

14.简述T 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答案】调节免疫功能的T 细胞有辅助性T 细胞

具体作用如下:

(1)

细胞和

(2)细胞协助B 细胞产生抗体,协助其他T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促进和增强免疫细胞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分为细胞和细胞

,细胞是相互的抑制细胞; 细胞抑制B 细胞产生抗体,抑制其他T 细胞分化增殖和过度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应答,对免疫应答起着正向调节作用;抑制性T 细胞和细胞毒T 细胞对免疫应答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3)细胞可以杀死活化的T 细胞、B 细胞和APC ,对免疫应答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15.嗜盐细菌光合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嗜盐细菌光合作用的原理是嗜盐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的变化,可使质子不断驱至膜外,而在膜两侧建立了一个质子动势,在用它来推动ATP 酶合成ATP ,此即光介导的A TP 合成。

细菌的视紫红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相似,能吸收光能,并在光量子的-驱动下起着质子泵的作用。这时,它将反应中产生的质子一一逐出细胞膜外,从而使紫膜内外形成一个质子梯度差。根据化学渗透假说,这一梯度差在驱动H+通过ATP 酶的孔道进入膜内以达到质子平衡时就会产生ATP 。当环境中氧气浓度很低时,嗜盐菌无法利用氧化磷酸化来满足其正常的能量需要,这时,若光照条件适宜,它就能合成紫膜,并利用紫膜的光介导ATP 合成机制获得必要的能量,紫膜的光合磷酸化是迄今所知道的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反应。

16.菌种衰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对衰退的菌种进行复壮?如何区分菌种的衰退、污染和饰变?

【答案】(1)菌种衰退的原因: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遗传性的变异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变异中,退化性的变异是大量的,而进化性的变异却是个别的。

(2)衰退菌种的复壮:不自觉、认真地对突变体进行人工选择,菌种会大量的自发变突,最终导致菌种退化。

(3)菌种的衰退、污染和饰变的区分:

①衰退是由于自发突变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

②饰变是外表的修饰性改变,意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③杂菌污染是其他微生物的侵入、生长和繁殖而造成的。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