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社会性课题研究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

关键词:课题研究,社会性课题研究,理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使教育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未来变革的人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抢占新世纪人才质量的战略制高点。学校教学目标正经历着从医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巨大变革,其意义与哥白尼日心说的确立一样深远。 伴随着世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从"应试能力"转向了"素质教育",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的修改。从2000年1月31日,教育部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发文"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的通知"(教基[2000]3号),要求全国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为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1999年修订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首次提出要在高级中学中进行"课题研究",并且明确指出:"在高级中学开展课题研究,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需哦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的重要环节。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级中学开展课题研究是我国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我国几十年来物理教育中的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从2000年秋开学起,我国有十几个省市开始使用有课题研究要求的新教材。然而,课题研究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在理论上很少有人探讨,在时间更是无人涉足,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对"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有什么意义"、"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在进行课题研究是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问题还很陌生,甚至是一片茫然。因此,对高中物理新课程课题研究进行研究,也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在高级中学中开展课题研究,研究的课题可以是各种各样的。1991年修订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巴物理课程的研究课题大致分为探索性物理实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几个不同的类型。在我国,开展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样崭新的工作,所以对于任何一种类新的课题进行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的脱离非常严重,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社会性课题研究,即开展高中物理新课程社会性课题研究必然尤其重要与紧迫。总之,在高级中学开展社会性课题研究,是完成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怎样进行高中物理新课程社会性课程的研究,即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社会性课题研究进行研究也就有着重大意义。 首先,我通过检索近十年来文献,研读了近百篇有关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改革方面的文章,对世界发达国家理科教育发展趋势与我国普通高中社会课题研究作了一些比较研究,发现现代理科教育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强调知识内容想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只是想探讨只是转变。重视科学过程()构成了现代理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此相应,在现代科学教学中不再只是要求学生存储各种处理好的信息和结果,并用之进行加工,而是应充分运用各项科学过程、科学能力来感知现象,获取、分析并处理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于是,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向主动探求知识的地位转化。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运用课题研究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来系统、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在我国,新的物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中也提出要在高中学中进行"课题研究"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从世界发达国家对普通中学教育所进行的各项改革来看,虽然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并没有向我国这样提出"课题研究",仅在日本的一些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到类似的教学要求。但是,近年来各国突出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实质上都包含某种"研究"和"探究"的因素。即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也就是让学生以一个发现者、探究者、研究者获科学工作者的身份作某个研究课题,在七座课题研究的过程,完成某以教学目标的学习。另外,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理科教育的发展趋势,从美国有权没研究理事会("NRC")颁发全美科学教育标准,希望美国中小学教育取得重大进展,到英国索特尔(Salter`s)综合理科课程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从法国高中课程教学内容中"共同文化"的提出,到荷兰中等教育中技术和其他理科课程的整合;从俄罗斯广泛散布在各地的物理--技术协会已成为爱好物理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心,到日本《综合理科》课程中综合学习时间的设定;从德国"学校培养的重要努表示学生的实干精神和使用能力",到中国"在高级中学中开展社会性课题研究"等等。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忘记要把科学教育融入技术与社会和社会中,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社会性课题研究正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研究课题而组织实施的教育。 其次,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我对课题研究和社会性课题研究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指出"在普通高中开展研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的学习方式。"同时提出"课题研究具有重过程、重体验、重应用和重全员与四大特征。" 再次,我研究了普遍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的功能,支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社会性课题的课题研究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都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扩展物理学科的学习领域,有利于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 最后,通过进行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总结了相应的经验和教训,并给出了普通高中物理新课题的选题示例,提出了5个大方向,给了34个小方向,同时给每一方向的研究提供了主要参考文献。 总之,在近一学年的时间内,我从"从世界发达国家理科教育发展趋势看我国的社会性课题研究"、"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社会性课题研究的内涵和特征"、"普通高中物理性课程社会性课题研究的功能"、"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社会性课题研究的选题原则和选题示例"以及"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社会性课题研究的教学改革实践"等几个方面对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社会性课题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虽然我省不是首批使用新教材的省市(我省将于2001年秋季正式使用有课题研究的新教材),但是,在我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也初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西安晚报》对我在中学生中开展课题研究这一活动以"中学生做起了研究课题"为题目做了报道(见2000年11月19日《西安晚报》);西安有线电视台也对此事做了采访和报道(见2000年12月1日"今日报道");我就此研究撰写的论文《新教材、新内容、新要求、新课题》在西安市教育委员会和西安市教育学会共同举办的2000年教育科研论文评选荣获一等奖,并作为大会制定交流论文与获奖的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参加课题组的学生就其研究撰写的论文也在我校校刊上发表。通过我所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不仅指我校教师和学生对于在中学生中看占课题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也是其他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于在中学生中开展课题研究有了初步认识,这些都将对2001年秋季新教材在我省正式启用后如何在中学生中开展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