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根据各种农业技术在生产中所起的主要经济作用的不同,可把农业技术归纳为三种经济类型:

(1)劳动节约型技术

①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定义劳动节约型技术主要是通过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使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技术。

②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优点

a. 可大量节约劳动消耗,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b. 可帮助某些国家或地区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c. 可带动有关行业的发展。

③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不足

a. 不适宜于资金不足而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 推广应用劳动节约型技术,还要受到劳动者本身素质的制约。

(2)资源节约型技术

①资源节约型技术的定义资源节约型技术是指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他经济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从而节约资源的技术。

②资源节约型技术的优点

a. 可人大提高单位资源的生产能力,解决某些国家或地区农业资源不足的矛盾;

b. 使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的社会压力。

③资源节约型技术的不足

a. 劳动生产率一般相对较低;

b. 社会资本存量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和增长较慢; . 容易使大量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

(3)中性技术

①中性技术的定义中性技术是指使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技术。

②中性技术的优点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生产率同时得到提高。

③中性技术的小足这类技术的创新应用需要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需要较多的投资,并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素质。

2. 了解近代合作社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答案】(1)以蒲鲁东为代表的无政府合作社思想

①作为政治的国家应该取消,它的任务只是评价经济关系公平合理;

②要废除以特权和垄断造成的不平等,建立以劳动为根据的公平交换,使个人和家庭获得全部劳动果实;

③要建立交换银行,实行按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在交换银行之下附设两个会,一个办理生产,一个办理消费,两会联合办公,一方面按照相互帮助的原则组织生产团体满足需求,一方面组织原料供应和制成品消费者。

(2)以路易·勃朗和斐迪南·拉萨尔为代表的国家社会主义合作社思想

路易·勃朗著有《劳动组织论》,主张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合作,认为这种生产合作组织是从资本家的压迫下救出劳动者的好办法; 劳动者虽有组织生产合作的能力,却没有与资本家对抗的财力,因而必须请求政府拨专款进行建设。

斐迪南·拉萨尔认为,只有组织生产合作社,使劳动者自身成为办社的企业家,才有助于劳动者的解放。

(3)以威廉·金为代表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威廉·金认为合作社是推翻资本主义和破除工资制度的有力工具,劳动、资本和知识二者看作是合作社的三大要素,主张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阶级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办合作社。

(4)以季特为代表的尼姆学派的合作社思想

①社会的改造需要合作而无需革命,主张建立消费合作社;

②消费是日的,一切经济组织日标全在消费,生产不过是手段;

③在组织完善的制度里,生产应该为消费服务;

④不主张废除私有则产制,但反对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⑤在农业方面,主张耕者有其田;

⑥在工业方面,主张借合作社力量把财产变成集团公有。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案】(1)初创阶段(1990一一1993年)

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及1991年3月在该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交易合同等,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的可能性。这一阶段农产品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

(2)清理整顿阶段(1994一一1996年)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和不规范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1993年11月国务院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具体包括:初步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清理整顿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 初步清理整顿交易品种; 规范期货市场运作等。

(3)调整阶段(1997一一2000年)

经过前一阶段的整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试点发展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中国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构建起来。在整个调整时期,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农产品期货交易也在不断萎缩,但农产品期货仍占中国

期货市场成交额的绝大多数。

(4)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

国家重大会议持续关注期货市场问题。从2001年开始,期货市场逐步趋予活跃,出现恢复性增长。2007年3月起,国务院和证监会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4.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答案】(1)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过加工,或经过初加工的安全、优质、面向大众消费的食用农产品。

(2)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有以下特点:

①发展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并对产品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③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

④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标志与专门管理。

(3)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生产环境未受污染,生产活动有利于建立和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原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既不使用农药、化肥及生长激素类化学合成物质,也不采用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也不采用其他不符合有机农业原则的技术与材料,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可供饮食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标准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5. 农业信息资源的内涵与经济特征是什么?

【答案】(1)农业信息资源的内涵

①广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农业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与信息机构。 ②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一般仅指信息内容本身。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共同构成农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农业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

①有用农业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a. 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有用的农业信息资源总是稀缺的;

b.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进步,农业信息的不对称与不完全总是存在的;

c. 信息的无限膨胀趋势与人们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之间存在矛盾。

②农业信息资源在主体和地域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