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1

  摘要

一、简述题

1. 评论工作者为何要力求具肩一杂家的知识涵养?

【答案】评论评论者要力求具有杂家的知识涵养,原因如下:

(1)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是一个评论工作者必备的素养。评论文章本身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构成件。评论的严密论证需要有逻辑知识; 评论的巧妙构思需要有文学知识; 评论语言的准确生动需要有语法修辞知识; 评论的精辟论述、典故运用、背景穿插更离不开历史知识等。

(2)具有丰富知识的评论员比只有浅陋知识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会有更多的生发、激情和文采,写出的评论文章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3)新闻评论涉及各行各业、各类问题,要求评论工作者对文、史、哲、经、法、教、科专门知识都懂一点,要成为一个杂家,知识储备多多益善。

(4)当今,世界信息浪潮汹涌激荡,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形势喜人又逼人。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评沦工作者一定要下决心学点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要尽可能了解一点不熟悉的新事物、新知识,不仅要懂政治经济学,还要懂一点部门经济学、现代管理学。

(5)知识贵在日积月累。“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时无论看书、看报、看杂志,手要勤,看到新鲜有用的知识,随时记下,一定时期再作归纳整理。

2. 为何要学一点形式逻辑?

【答案】初写评论往往不善于对论题进行具体分析和严密论证,没有逻辑推理的过程,因而在实践中常常犯有以下几种通病:

(1)满足于用几句结论性的语言,用抽象的原则道理去代替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证,文章的观点不是建立在有充分根据的基础之上。

(2)以演绎法取代分析法,企求用革命导师的论述、知名人士的话或科学原理取代作者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证,不经过或者很少经过向受众说理的过程。

(3)停留在赘述同类的故事来代替论证,或者是列出种种现象来取代分析,作出的结论不是使人感到缺少根据,就是觉得有些武断。

新闻评论论证过程,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上述三种通病的症结在于从概念到概念,没有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