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经济、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影响其行为举止的形成,并对其理解、诠释、反应周围的事物产生一 定的作用,其中包括教育。这样,学校就要面对一个各方面互异的学生队伍,从而不得不采取各方面的措施以适应这一复杂的社会群体的各方 面要求。 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与其学习成绩存在着重要的关系,针对于这个问题,过去的乃至目前的研究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结论。众所周知, 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成绩呈现相当大的差别,这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很多,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等等。一些调查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对 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负面的影响,而其它研究则提出相反的论断。本篇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其详细分析,试图说明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对学生的 学习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来源于两大中学生群体:一是来自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差的家庭,另外一种 来自家庭经济相对富有的家庭。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由作者本人及教学经验丰富的其他英语教师搜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海外专家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的《国际学生评估方案》为标准而从事的有关教育社会心理方面研究的不同成果,对中国家庭收入普遍较低的学生就其家庭收入对其学习成 绩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家庭收入普遍低的群体中,家庭收入相对高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则偏低。这项研究还通过 不同的问卷和调查,分析后的结果同时展现出这样一种现象:富裕家庭的(中、上阶层)来自于私立学校的学生比较于家庭不富裕的来自于免 费的或收费很低的公立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英语)成绩要好一些。然而,通过对来自于同一社会群体(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或较好)的 分析,结 果又表明:家庭收入的相对差别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或者说影响的程度不明显。这项研究同时向教育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 题:如何教这些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还有,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那些学生去学习,尤其是在英语方面的学习。 认识到学习较差者的特点有助于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有效地实施教学,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同样,教育工作者通过对学习成绩良好 的学生共性的识别得以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利的提高教学水平。本篇文章在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希望能就家庭经济 状况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此方面能有所贡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学英语学习者,但研究结果同样可应用 于其他的语言学习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