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在写作中进行语法教学

关键词:行为主义方法,结构主义方法,语法教学,语境,写作

  摘要

本学位论文为广大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实际可行的语法教学模式:在写作中进行语法教学。本学位论文首先对传统的语法教 学方式进行了重新评价,指出了传统的语法教学法不利于语法的有效学习。它的缺点是无法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基本功能和特点以及无法起到 实际运用语言的目的。本学位论文说明了语法不是一切语言知识的根本。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有效的运用语言知识,不是一种适当的 语法教学方法。   本学位论文介绍并比较了两种语法教学方法: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行为主义者主张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及简单的语法转换来内化学 习者的语法知识。这种方法并不能够准确的描述真实的语法现象,也不能够正确的解释语法概念。结构主义者强调语法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应 用。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深层次的理解才能掌握语法概念,并且建议学习者在理解语法概念前应当首先形成对概念的认识。同时它还说明了学习 者在语言学习中出现语言错误是学习的必要过程。通过对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的比较,我们发现结构主义方法有益于语法的学习及掌握。 在语法教学中结构主义的方法好于行为主义的教学方法。因此,本学位论文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根据提出了新的语法教学理念:在写作中 进行语法教学。   本学位论文着重探讨了语言的上下文关系,教师应当掌握的语法教学方式及学生应当掌握的语法概念。语法和其存在的语言环境经常是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者是否能够正确的运用语法知识取决于他对上下文的恰当理解。选择什么样的语法形式通常取决于上下文的语言特点及 应用者的态度和交流目的。因此,探究语言的形式,意义及应用之间存在的系统关系对于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学位论文强调学 习者应当在真实的语境中掌握正确的语法概念,同时掌握句法的基本组织形式及修正方式,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观察并且在学生需要时 进行有效的指导。   本学位论文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调查了在写作中进行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在本次实验研究中,应教师的要求,100名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对所 提供的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问里进行了两次描述。通过合理抽样,本次实验研究仅对其中的九名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语篇及数据分析,进行了从语 法类别到与之相关的语言形式,作品风格的讨论。同时,指出了教师在了解了学生作品中所出现的相关的实用的语言特点后,就可以帮助学生 运用实用的语法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验研究证明了在写作中进行语法教学比单独的语法教学更加有效。   最后我们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法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语言是为交流而服务的,因此,语言教学应当具有选择性。教师应当为学习者提供 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探究语法与句法关系的机会,同时鼓励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究语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