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经济与管理学院833管理原理之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业内战略群
【答案】行业内战略群,又称战略集团,属于次行业(sub-industry )范畴。行业内战略群是依据战略特征来划分的,一个战略群是指某一行业内在某些战略特征方面相同或相似公司的集合。
一个行业中战略群体为数不多,它们采取本质上有所不同的战略。一个行业中战略群的形成与变化有各种原因,比如,企业成立时所依赖的技术或资源条件不同,企业的目标或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等等。行业内战略群间在竞争、利润率等方面的差异是由于移动壁垒的存在。与进入壁垒抵抗产业外的企业入侵的作用相似,移动壁垒阻止了产业内企业从一种战略群向另一战略群移动。
2. 弹性福利计划
【答案】弹性福利计划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固定式福利的新员工福利制度,又称为“自助餐式的福利”,即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弹性福利制强调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来选择组合属于自己的一套福利“套餐”。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弹性福利制非常强调员工参与的过程,希望从别人的角度来了解他人的需要。但事实上,实施弹性福利制的企业,并不会让员工毫无限制地挑选福利措施,通常公司都会根据员工的薪水、年资或家眷等因素来设定每一个员工所拥有的福利限额。而在福利清单在所列出的福利项目都会附一个金额,员工只能在自己的限额内购买喜欢的福利。
3. 德尔菲法
【答案】(1)德尔菲法的定义
德尔菲法(特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是采用通讯方法将所需预测的问题征询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信息交换,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一种预测方法。
(2)德尔菲法的具体步骤
①拟定调查表; ②选择专家; ③通讯调查; ④预测结果的处理。
(3)德尔菲法的特点
①采用通讯调查的方法,参加预测的专家数量可以多一些,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②经过反复几个来回,得出的预测结果的科学成分、正礁程度必然较高;
③具有匿名性质,预测结果受权威的影响较小;
④最终的预测结果综合了全体专家的意见,具有较高可靠性和权威性。
(4)德尔菲法的优点
①避免了集体决策中面对面的争论,有利于新的意_见和看法讲出来;
②避免了面对面的集体决策容易形成的崇拜权威、服从权威意见、抑制创造性思维的缺陷,有利于名不见经传小人物的新思想、新观念的表达,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方案;
③能较好地使参与决策的每一个专家畅所欲言。
(5)德尔菲法的缺点
①决策时间较长; ②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大; ③不利于直接交流。
4. 纯基薪计划
【答案】纯基薪计划是指接受固定的薪酬,一般用于销售人员,薪酬不随销售额、市场分额以及其它销售指标的变动而变动。这种报酬形式没有风险,激励性弱。优点表现在:员工预先知道他们的收入是多少,雇主也有固定的、可预知的人员开支计划。这就便于改变人员工作范围或工作定额,或重新为他们安排工作,并可以培养人员高度的忠诚感。单一薪资计划更多的鼓励销售人员培养企业的长期顾客,这对企业的长期市场及长期发展有好处。不足之处在于与雇员个人业绩无关。薪资通常与资历(而不是与绩效)相联系,这会降低具有潜在高绩效的雇员的进取精神,是根据资历而不是个人绩效来付酬。
二、简答题
5. 简述什么是组织边界?
【答案】(1)组织边界的定义
组织边界是维持组织相对独立性的有形和无形的壁垒。组织边界是组织的一部分,体现着组织的开放程度。包括有形的组织边界和无形的组织边界。有形的组织边界是可以识别的一种边界。有形的组织边界总是在提醒每一个进入该组织的人,这里是与外界不同的一个地方。无形的组织边界指的是那些从外部无法识别、能够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的众多因素,包括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管理风格、规章制度等。
(2)组织边界的功用
①可以把组织与外部环境分离开来,尽量防止外部环境可能给组织带来的各种干扰,保证组织的管理和业务工作得以正常持续地进行;
②可以筛选组织的投入,从来自外部环境的众多的投入中筛选出组织需要的部分,并通过标准化等措施使组织比较方便、比较容易地处理这些投入;
③可以调整组织的产出,以便更好地满足其他组织或人员将本组织的产出作为投入的要求。
6.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化经营?
【答案】各个企业发展成为国际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l )利用优势能力。如果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内部的张力就会要求它通过扩
张规模和扩张市场来实现这些优势。
(2)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特别是总部在国内市场较为狭小或日趋饱和的企业一般都有强烈的向外扩张的倾向。
(3)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由于资源在国家间和企业问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企业为了获得对发展有利的关键性资源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而利用国际化经营,企业可以更便利地获得这些资
源,并降低获取时所必须支付的成本。这一点在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化企业中尤为明显。
(4)抵御和分散风险。为了避免生产、销售、利润大幅度波动,企业可以选择国际性经营活动实现经营的多元化,或在不同的市场开展经营,以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5)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企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动机是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做出反应,并保护自己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7. 简述管理方格理论。
【答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和穆顿提出管理方格论。
(1)划分标准。管理方格论概括了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维度。这一理论把管理人员按他们的绩效按照导向行为(称为对生产的关心)和维护导向行为(称为对人员的关心)进行评估,给出等级分值。然后以此为基础,把分值标注在两个维度坐标界面上,并在这两个维度坐标轴上分别划出9个等级,从而生成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具体内容如下:
(2)几种代表性的领导(见图)
管理者方格
①(1.9)型,又称乡村俱乐部型管理,表示领导者只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和效率; ②(1.1)型,又称贫乏型管理,表示领导者不愿努力工作,对工作绩效和对人员的关心都很少,很难维持也很难有良好的工作绩效; ③(5.5)型,又称中庸之道型管理,表示领导者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 ④(9.1)又称任务型管理,表示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士气:⑤(9.9)型,又称团队型管理,表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士气。
他们认为,(9.9)方式的管理者工作是最佳的领导方式,并提出,原则上达不到(9.9)等级的管理人员,要接受如何成为一个(9.9)型领导人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