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710公共管理之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速动比率
【答案】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当企业有大量存货且这些存货周转率低时,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精确地反映客观情况。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2. 网络计划技术
【答案】(1)网络计划技术的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计划评审技术、组合网络法等。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
(2)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
①该技术能清晰地表明整个工程的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井指出了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和路线;
②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
③可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④便于组织与控制;
⑤易于操作,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各业以及各种任务。
3. 战略联盟
【答案】战略联盟是合作竞争战略的形式之一,是一种具有清楚明确的“积聚性理念”的多边合作伙伴关系。它以松散的组织方式为特征,在自愿加盟的基础上,以共同的方式,拓展未来的竞争空间,实现“双赢”或“全赢”的市场目的。战略联盟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战略联盟存在过程中的沟通效果。管理这种战略,通常是要建立特别的联络委员会,这一机构而且一般是向各联盟企业的最高层管理负责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调联盟的运行并且监督合作伙伴共同领域中的新动向,加强组织间沟通,以使联盟切实为各成员企业在创造价值。
4. 知识工资
【答案】知识工资是指一个员工的工资随着他能够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知识工资增加了公司的灵活性和效率,因为公司需要做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但要贯彻这项计划,公司必须有一套高度发达的员工评估程序,必须明确工作岗位,这样工资才可能随着新工作的增加而增加。
5. 人际技能
【答案】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和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并成为三大管理技能,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三种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三种管理技能。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管理者与他人的关系,其中包括激励、帮助、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6. 负强化
【答案】强化理论包括下强化和负强化。负强化是指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此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强化有所差异,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即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负强化,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减少直至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7. 横向一体化
【答案】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战略又称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国际化经营是横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
8. 核心能力理论
【答案】美国学者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一项能力能否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
①用户价值。核心能力必须能够使企业创造顾客可以识别的和看重的且在顾客价值创造中处于关键地位的价值。
②独特性。与竞争对手相比,核心能力必须是企业所独具的,即使不是独具的,也必须比任
何竞争对手胜出一筹。
③延展性。核心能力是企业向新市场延展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核心能力的延展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产品。
企湘成长的基础是核心能力。一种方式是核心能力通过一体化、多角化和加强型战略等战略形式在企仲内扩张; 另一种方式是核心能力通过出售核心产品、非核心能力的虚拟运作和战略联盟等战略形式在企业间扩张。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 简述学习理论专家彼得·圣吉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大原则。
【答案】(1)组织学习是相对于个人学习而言的,是将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组织学习是在个人基础上进行的,是组织内外各层次人员个体学习,包括团队学习互相作用的复杂“化学反应”过程。比之个人学习,组织学习的目标更明确,效果要超过个人学习效果的总和。组织学习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强调学习属于组织行为,目的是促进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2)学习型组织由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练》一书中提出。学习型组织是指为适应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通过持续性的学习,在组织中的个人、工作团队、组织整体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增加个人或组织的知识与经验,改变组织行为,以强化组织变革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组织。和传统的组织相比,学习型组织更加强调改变、转化与持续进行。
(3)学习理论专家彼得·圣吉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大原则包括:
①共同愿景。学习型组织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对未来发展的共同认同,凝聚人心,形成承诺。
②团队学习。通过团队互动式学习,发展协同关系和共同思维。
③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指那些深深固结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认识周围世界,以及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和印象,是思想的定式反映,是人们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心智模式的形成受人们所经历的环境、人的性格,人的智商、情商和逆境商的影响,并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心智模式的修炼无论对个人或是对组织来说,都是最艰难的修炼。必须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④自我超越。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实现。具有高度自我超越的人,能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生命中真正所向往的能力,以个人追求为起点,形成学习组织的精神。
⑤系统思维。学会关注相互关联的行动和无形的整合功能,用以综合前四种修炼。
10.概述员工培训的目标与方法。
【答案】培训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其能够改进目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