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软件工程839计算机系统与设计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
A.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 进行主存与CPU 之间的数据传送
C. 进行CPU 和I / 0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 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答案】D
2. 某计算机主频为,其指令分为4类,它们在基准程序中所占比例及CPI 如下表所示。
该机的MIPS 数是( )
A.100
B.200
C.400
D.600
【答案】C
【解析】基准程序的机器的MIPS 为1200/3=400。
3. 计算机系统中的并行性是指( )。
A. 只有一个事件发生
B. 两个以上的事件不在同一时刻发生
C. 两个以上的事件不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D. 两个以上的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或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答案】D
计算机的主频为为1200MHz ,该
4.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
A. 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 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D. 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答案】B
5. 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补码运算的目的是为了( )。
A. 与手工运算方式保持一致
B. 提高运算速度
C. 简化计算机的设计
D. 提高运算的精度
【答案】C
6. 下列关于银行家算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银行家算法可以预防死锁
B. 当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系统中一定无死锁进程
C. 当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系统中一定会出现死锁进程
D. 银行家算法破坏了死锁必要条件中的“请求和保持”条件
【答案】B
【解析】银行家算法是避免死锁的方法。利用银行家算法,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没有死锁进程,故答案选B 。
7. 为了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通常采用断定方式,其基本思想是( )。
A. 用程序计数器PC 来产生后继续微指令地址
B. 用微程序计数器hPC 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C. 通过微指令控制字段由设计者指定或者由设计者指定的判别字段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D. 通过指令中指定一个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答案】C
8. 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 )。
【答案】B
【解析】平衡二叉树是指左右子树高度差(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不超过1的二叉树。A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2; B 项中每个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 C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2; D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3。
9. 对下图进行拓扑排序,可以得到不同的拓扑序列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答案】B
【解析】拓扑排序的步骤为:
(1)在有向图中选一个没有前驱的顶点并且输出它;
(2)从图中删除该顶点和以它为尾的弧。重复上述两步,直至全部顶点均已输出。由于没有前驱的顶点可能不唯一,所以拓扑排序的结果也不唯一。题中所给图有三个不同的拓扑排序序列,分别为abced ,abecd ,aebcd 。
10.以下陈述中不属于机群系统特征的是( )。
A. 机群的每个结点上驻留有完整的操作系统
B. 机群的各结点间通过共享磁盘实现信息交换
C. 机群的各结点通过低成本的商用网络互连
D. 机群的每个结点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
【答案】B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