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839计算机系统与设计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
A. 通用寄存器
B. 主存单元
C. 程序计数器
D. 堆栈
【答案】B
2. 按指令流(I )和数据流(D )的组织方式,单处理机系统属于( )结构。
A.SISD
B.SIMD
C.MISD
D.MIMD
【答案】A
3. —个栈的入栈序列为1, 2, 3, ……, n ,
其出栈序列是,则若
值的个数是( )
A.n-3
B.n-2
C.n-1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除了3本身以外,其他的值均可以取到,因此可能取值的个数为n-1。
4.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为( )。
A.
C.
D.
【答案】C
5. 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 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
A. 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 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C. 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第 2 页,共 71 页 可能取
D. 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
【答案】C
【解析】在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CPU 可以根据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区分是指令还是数据,通常在取指阶段取出的是指令,其他阶段(分析取数阶段、执行阶段)取出的是数据。所以,CPU 区分指令和数据的依据是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6. 已知循环队列存储在一维数组
rear 的值分别是( )。
A.0, 0
B.0, n-1
C.n-1, 0
D.n-1, n-1
【答案】B
【解析】题目要求队列非空时front 和rear 分别指向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若初始时队列为空,且要求第1个进入队列的元素存储在A[0]处,则此时front 和rear 的值都为0。由于进队操作要执
行n ,则初始时front 的值为0、rear 的值为n-1。
7. 某单片机字长16位,它的存储容量64KB , 若按字编址,那么它的寻址范围是( )。
A.64K
B.32K
C.64JCB
D.32KB
【答案】B
8. 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 ,则总线带宽是( )。
A.10MB/S
B.20MB/S
C.40MB/S
D.80MB/S
【答案】B
【解析】因为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完成一个32位数据的传送。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 ,时钟周期为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为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
信息,
则总线带宽是
9. 已知一棵有2011个结点的树,其叶结点个数为116, 该树对应的二叉树中无右孩子的结点个数是( )。
A.115
B.116
第 3 页,共 71 页 中,且队列非空时front 和rear 分别指向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若初始时队列为空,且要求第1个进入队列的元素存储在A[0]处,则初始时front 和
C.1895
D.1896
【答案】D
【解析】每个非终端结点转换成二叉树后都对应一个无右孩子的结点(因为一个非终端结点
,另外,树根结点转至少有一个孩子结点,其最右边的孩子结点转换成二叉树后一定没有右孩子)
换成二叉树后也没有右孩子。题目中树的总结点数是2011,叶结点个数是116, 则非终端结点个数是2011-116=1895, 则该树对应的二叉树中无右孩子的结点个数是1895+1=1896。
10.某数采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为C6400000H ,则该数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为C6400000H 表示为二进制格式为1100011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转换为标准的格式为:
因此,浮点数的值为
11.某计算机处理器主频为50MHz , 采用定时查询方式控制设备A 的
次,则CPU 用于设备A 的
A.
B.
c.
D.
【答案】C 查询程序运行一次所用的时钟周期数至少为500。在设备A 工作期间,为保证数据不丢失,每秒需对其查询至少200的时间占整个CPU 时间的百分比至少是( )。
【解析】对于设备A , 每秒中查询至少200次,每次查询至少500个时钟周期,总的时钟周期数为100000, 又因为处理器主频为50MHz 。所以CPU 用于设备A 的I/0的时间占整个CPU 时间
的百分比至少为100000/50
12.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
A. 节约元件
B. 运算速度快
C. 物理器件性能所致
D. 信息处理方便
【答案】C
第 4 页,共 7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