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化学基础(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2. 血脂。
【答案】血脂是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的统称。组成血脂的脂质包括三酰甘油及少量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磷脂主要是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血脂并非以游离态存在,而常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可以分为乳糜微粒脂蛋白 3.
极高密度脂蛋白
作用生成,为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
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
受体
把
内吞入细胞,获得其中的胆固醇的
【答案】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是指能识别并结合
【答案】5-磷酸核糖在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催化下与酸生物合成提供磷酸核糖,它对于核苷酸代谢有重要意义。
4. 多酶复合体。
【答案】多酶复合体是指多种酶靠非共价键相互嵌合、催化连续反应的体系。
5. G 蛋白(Gprotein )。
【答案】G 蛋白(Gprotein )是一种界面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内侧,并由3个亚基组成鸟苷酸结合蛋白。当该三聚体与GTP 结合后,亚基被释放。亚基组成二聚体可以分别激活下游信息通路上的靶蛋白。
6. 辅酶和辅基。
【答案】辅酶是指与蛋白结合比较松弛的小分子有机物质,用透析的方法很容易将辅酶与酶蛋白分开。辅基是指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相结合的辅助因子,用透析法不能去除。
7. A 位点(aminoacylsite ,acceptor site)和 P 位点(peptidyl site)。
【答案】A 位点即氨酰基位点,是新掺入的氨酰是延伸中的肽酰 8.
【答案】
的结合位点。
的结合位点;P 位点即肽酰基位点,
或抑制
(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
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
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
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问答题
9. 一种茶碱的类似物aminophyline 经常被用来与肾上腺素一起治疗急性哮喘,试分析其中的生化机理。
【答案】茶碱的类似物aminophyline 经常被用来与肾上腺素一起治疗急性哮喘,是因为它与茶碱一样,能够抑制专门水解cAMP 的磷酸二酯酶的活性。cAMP 作为肾上腺素的第二信使,当它的水解受到抑制的时候,它的作用时间就延长了。因此aminophyline 与肾上腺素混合使用无疑会延长或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
10.用AgN03对在10ml 含有l.Omg/ml蛋白质的纯酶溶液进行全抑制,需用该酶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0ml 酶液中含纯蛋白质
:
11.生物体彻底氧化1分子软脂酸能产生多少分子ATP?
【答案】软脂酸脂酸每经一轮一轮
氧化,产生1分子
是十六烷酸,经过七轮
和1分子
氧化,产生8分子乙酰CoA ,
1分子
通过呼吸链氧
乙酰CoA 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化磷酸化产生1.5分子A TP , 1分子
通过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生2.5分子A TP , 所以每经
但因反应开始软脂酸被活化设该酶最低分子质量为2,
则
所以,该酶的最低分子质量为
求
氧化可产生4分子A TP 。又因每分子乙酰CoA 进入三羧酸环彻底氧化产生10分子A TP 。
所以每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产生A TP
的分子数为
时,用去2个高能磷酸键。所以实际上每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净产生A TP 的分子数为
12.某些蛋白质激酶只有在其活性中心的Ser 或Thr 磷酸化才有活性。有人使用定点突变的技术将上述激酶相应的Ser 或Thr 突变成Glu 后,发现也有活性了,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人类细胞发生这样的突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
Ser 或Thr 因为磷酸化导致其构象发生变化而被激活,【答案】构象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磷酸基团带有负电荷,如果Ser 或Thr 突变成Glu , 因为Glu 的侧链基团也带负电荷,而且其大小与磷酸化的Ser 差不多,故也可能引起类似的构象变化,而导致酶被激活。
这种激活将会是组成型激活,因为它不像磷酸化的Ser 或Thr , 可以被磷酸酶水解掉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所以后果将会一直导致细胞内它作用的靶蛋白的磷酸化,从而使细胞功能紊乱,甚至导致细胞癌变或死亡。
13.称取25mg 蛋白酶配成25ml 溶液,取2ml 溶液测得含蛋白氮0.2mg ,另取0.1ml 溶液测酶活力,结果每小时可以水解酪蛋白产生1500g 酪氨酸,假定1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钟产生氨酸的酶量,请计算:
(1)酶溶液的蛋白浓度及比活;
(2)每克纯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总活力。 【答案】(1)蛋白质浓度_比活力(2)总蛋白
_ __
酿
14.从两种不同细菌提取的DNA 样品,其腺嘌呤核苷酸分别占其碱基总数的32%和17%,计算这两种不同来源DNA4种核苷酸的相对百分组成。两种细菌中哪一种是从温泉的?为什么?
【答案】一个DNA 含量
为高,变性温度高,因而在高温下更稳定。
另一个DNA 含量
为
和33%C。均为双链DNA 。后一种是取自温泉的细菌,因为其G-C 含量
中分离出来
三、论述题
15.举例说明常用的代谢研宄方法。
【答案】生物体一方面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物质,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变为自己的组成成分,即所谓同化作用;另一方面,将原有的组成成分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分解为简单成分重新利用或排出体外,即所谓异化作用。通过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生物体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着少量合成反应和能量消耗(如起始时的活化过程)。另外,合成代谢为分解代谢提供了物质前提,使外部物质变为内部物质,并贮存了能量;同时,分解代谢为合成代谢提供了原料(分解代谢中间物)和必需的能量,使部分内部物质变为外部物质(植物呼吸中的排泄等)。
一般地说分解代谢释放能量,而合成代谢大量消耗能量。
常用的新陈代谢的研宄方法包括同位素示踪追踪法和酶抑制剂和抗代谢物对代谢的阻断和干扰。例如
利用苯环示踪法研宄脂肪酸氧化分解代谢,提出了脂肪酸氧化学说。光合碳循环
等都是利用同位素示踪追踪法研宄清楚的。
16.B 型DNA 和Z 型DNA 的结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B 型DNA 的结构特点:
①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绕成一个右手螺旋。
②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与纵轴垂直,糖磷酸骨架位于外侧与纵轴平行。 ③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
④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 每10对碱基旋绕一周,每周螺距为3.4mn 。
的释放,动物代谢废弃物